逆局有露吗,BurNIng和zsmj对比实力怎么样?
逆局有露吗,BurNIng和zsmj对比实力怎么样?
在dota1时代,我们所知的远古三大c是指的burning、zsmj和zhou。
如今三位大神都已经退役成为直播,从目前的天梯来看zhou应该还是保留着超高的水准,长期都在前100。burning当了老板,目前基本在100左右吧。zsmj排名目前稍微靠后一点。
要说在dota1时代,三大c都有不同的风格。由于dota1的整体节奏比较慢,而且平衡性还没有现在做的好,比赛的大核基本都是幽鬼、水人、猴子、敌法。burning和zsmj在dota1时代都是属于纯刷类型的,这也是那个版本的节奏与要求。
当年zsmj8分钟刷出来3800被人奉为神迹,而burning的敌法被冰蛙赠予金色ID。双方一方代表ehome,一方代表lgd,经典爹妈大战,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双方都是队伍里的后期保障和核心,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吧。
所以其实双方在dota1时代真的都很强,并称为3大c中间的2个。
如果说非要说点强弱,个人觉得burning的荣誉比zsmj会多一点。但比赛嘛也是5个人的游戏,所以只能说双方都是dota1得中流砥柱。
狼人杀为什么先知必须顺验?
选择顺验可以直接确认下家是否与你站队。若验神,神基本上直接站队;若验狼,直接出查杀,屠城局出查杀好人优势具大;若验民,民也直接站队。(前提是预言家发言位置非靠近末位)。顺位发言,在它报出身份前,你可以先报出它身份。
比如你是真先知,你在前置位发言,你顺验了,在后面真女巫没报身份的情况下验出来真女巫,你先知几乎就直接坐实了!你逆验有多少人信你?你逆验的结局就是好人都相信狼先知,狼先知和他的队友发言连踩带喷就直接喷死你了!
比如你是真先知,你在真村长还没发言的情况下,顺验验出来了真村长,狼先知是不可能闵村长身份的,真村长就直接和你站队了,你想踩谁喷谁,直接关门放狗,你让真村长咬谁真村长就死听你的!你真先知逆验了真村长,真村长能信你吗?
安徽广德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
陈庄(生卒年不详)广德人,唐农民起义领袖。上元元年(760)江南大饥,人相食。陈庄与弟陈伍率领饥民揭竿而起,义军据守山洞,抗击官兵,队伍迅速壮大。宝应二年(763)陈庄率部进军皖南腹地与起义于歙州的方清会合,屯兵秋浦(今贵池市西南)乌石山,频频出击,屡克州县。永泰元年(765)陈庄挥师渡江北上攻下舒州(今潜山),旋又南下西进江西洪、饶二州(今南昌、波阳)。沿途攻城略地,处决贪官污吏,建立农民政权,官宦富豪闻风丧胆。永泰二年因力量分散、粮草不继等,在唐王朝重兵镇压下失败。其后情况无考。
查深(生卒年不详)字道源,广德人。早年隐居力学,知识渊博。北宋治平间(1054~1076)郡守钱公辅慕其才学,上疏荐其为官,深力辞不就。于是公辅在城西玉溪之上筑堂,聘深为师,教诲郡人子弟,深欣然应命,终生以教为业,学子逾千。时人将其授业之所称为“清容书院”,尊其为振兴地方教育事业之硕儒。著有《查清容文集》20卷,今佚。
倪涛(约1086~1124)字巨济,广德人。年15试太学第一,北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曾任庐陵尉、信阳军教授,清廉正直,有政声。擢任太学正、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司勋、左司员外郎等职。宣和年间(1119~1125),一次涛在朝议事,少宰王黼力主联金灭辽。廷臣大都反对,但怯于王的权势,却无人敢说。涛不计个人得失,直言不讳,力陈不可。认为宋、辽签有盟约,至今“辽守约不犯边,盟誓固在,不可逾也”。此举触怒了王黼,遂将涛贬职。令其监朝城酒税,再徙茶陵船场。年39卒。涛工诗,善画草虫、蜥蜴等。著有《云阳集》、《玉溪集》,今佚。
何大圭(1101~?)字晋之,广德人,北宋词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试礼部第一。历任太学录、秘书省正字、秘书省著作郎。南渡后屡遭贬谪,两度被免职,放逐,终仕时仅为主管台州崇道观之闲职。大圭其人跅弛不羁。仕途虽多坎坷,但其不以为意。终身耽于吟咏,倾心笔耕。《广德州志》称其文章著名,诗文有声。作品未结集传世,惜多散佚。今仅存诗词作三首,为《词综》、《全宋词》所收录。
沈虚中(生卒年不详)字太虚,广德人,北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授翰林院知制诰,累官吏部尚书。著有《资治通鉴事类》、《左氏国语要略考异》、《国史要纲》、《桐川集》等。今藏何处,失考。
李嘉言(生卒年不详)广德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授朝奉郎。乾道六年(1170)奉命随范成大出使金国为皇室求陵寝地,他和范不畏强暴,据理力争,不辱使命全节而归,为时人钦佩。归后,历任常、饶二州知州,累官尚书。著有《李尚书文集》20卷,今佚。
梅应发(1234~1311)字定夫,广德人。南宋宝元年(1253)进士,居官忠贞,尤重廉洁。辞官时为中奉大夫直宝章阁。归里后,身隐而名益彰。元初召起,辞以疾。年78卒。著有《宝章阁遗稿》32卷,今佚。
钱用壬(生卒年不详)字成夫,广德人。元末南榜进士,授翰林编修。出使张士诚,被张所留,任参政。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军下淮、扬(今淮安、扬州)时,用壬投朱。初任按察副使,后任御史经历,为明开国预定律令。洪武元年(1368)拜礼部尚书,专司礼仪、祭祀、宴享、贡举诸政。后又奉诏与朝中文官议定乘舆以下官服车式,用壬考证尤为详确。不久,即辞官,赐居湖州卒。
濮阳成(生卒年不详)字子义,广德人。元末朱元璋驻宣州阅兵时从军,初任灵壁侯汤和麾下百户,后随耿炳文转战南北,屡立战功。升千户,又封武德将军,世袭金山百户卫。
胡廙(生卒年不详)字致恭,广德花鼓塘东冲人。明永乐元年(1403)入太学,九年以岁贡任工科给事中,旋擢右副都御史。性秉直敢言,当他听说建平(今郎溪)马政扰民百姓不堪其苦,而朝廷又要在广德新辟马场放牧时,遂以《广德不养马疏》直谏请免。朝廷怒其谠直,外放谪为福建布政司右参政。
张政(生卒年不详)字平夫,广德人。资质聪慧,明永乐十六年(1418)登进士,授山西道御史。任上,风裁肃然,刚正自持,不避权贵,治绩显著。擢山西按察史后,言出法随,执法严明,晋人畏若神明,不法之徒多有收敛。地方赖以安定,士民敬而仰之。
章禺(生卒年不详)字民望,广德人。明天顺元年(1457)进士,初外放,后在朝任言官。其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直言敢谏。时朝政腐败益深,锦衣卫横行无忌,廷臣却鲜有人敢言。禺到京不久,就上疏弹劾锦衣卫指挥门达恃宠为虐,私设新狱的罪行。宪宗登基伊始,意欲重整朝纲,遂准奏下旨将门达下狱治罪并拆除锦衣卫新狱。成化五年(1469)太后弟周霸占民田引起诉讼,刑部郎中彭韶等人奉旨往勘后,据实奏陈。宪宗却以忤旨罪将彭韶等人下狱,朝野哗然。为伸张正义营救彭韶,禺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上朝犯颜直谏,诸官也多上疏声援。宪宗摄于舆论,只好将彭韶等人释放。禺之数举轰动京师,誉声鹊起。累官河南道御史。
周瑛(1430~1518)字梁石,又名翠渠,福建莆田人。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广德知州。任上,周瑛注重农业,经常巡行田野察农勤惰,劝民力于农桑,并亲手将福建新的缫丝方法传授给州民。周重视教育,热心地方建设,主持迁明伦堂,筑万桂山,创退省轩。瑛彰善惩恶,注重教化。针对广德丧祭无章,溺女不恤,祠山埋藏耗费无度等陋俗,著《广慈广孝录》、《禁溺女歌》、《祠山杂辩》等,予以针砭、训戒,对违者加以惩处,并常于公务之余训迪士子至夜深。周瑛在广德9年,政绩卓著。后迁南京礼部郎中,历官四川右布政使,亦多政绩。年87卒,州人立祠祀之。
濮阳瑾(生卒年不详)字良玉,号西峰,广德人。明天顺七年(1463)贡试第一,授山东宁阳县丞。任上,曾两次赈饥,救活许多百姓。该县地瘠民贫,灾害频仍。为长久计,瑾向两淮盐商贷银一万七千余两,购粮贮存以备荒年赈饥。并上疏免去该县养马官务,使县民负担得以减轻。上司委以赴外地赈灾、催粮、收缴香税等要务,均办理有方。在任9年,治绩颇丰。后以亲老乞归,送者摩肩接踵,拦道截镫,依依难舍。年85卒。
姜洪(生卒年不详)字希范,号敬斋,广德人。出身贫苦,幼年矢志苦学,且品行端正。有次售布于市得假银,发现受骗后遂将假银掷于水中。路人不解,洪说:人以欺我,我岂可欺人哉!明成化十四年(1478)中进士,授卢氏知县,旋迁贵州道御史。孝宗即位,洪上奏时政八事,所陈多斥近幸,洋洋数万言,为孝宗所采纳。后转任湖广巡按、桂林知府、云南参政、山东左参政、山西布政使、山东左布政使等职,皆政绩斐然。尤以在南疆任职时,讨平犭童侵扰,翦灭陶洪与八百媳妇为乱,南疆得以稳定,功不可没。正德七年(1512)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洪廉洁狷介,为官40年,居无私宅,身后丧事亦因缺资难以举办。天启初(1621)追谥庄介。
李崇谦(生卒年不详)字孔济,号松渠,广德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授浙江分水县令。任内善政悉举,为民称颂。时都御史来江南巡视盐务,沿途各地官吏趁机邀宠,均以厚礼馈赠,转而又搜刮百姓。此风日渐盛行,成为江南一害。崇谦和时任淳安令海瑞逆风而行,不仅分文无送,且联名上疏告发,为民请命,深受士民拥戴。后升江西吉安通判,未赴。年67卒。
濮阳涞(生卒年不详)号真庵,广德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涞为人端直,不畏权势。在京时,恰遇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弹劾严嵩被害。涞闻讯立即素服前往杨家吊唁,并为文致祭,为此险遭株连。后在南昌府通判迁上,大刀阔斧整顿社会治安,使府辖各县地方秩序迅速好转 。涞所得薪俸从不自润,常倾其所余积谷,以供荒年赈饥。终仕归里后,潜心读书,著有《四书礼记贞义》、《韵学大成》、《图书性理订疑》等,今佚。
巫璋(生卒年不详)字朝璋,号白涯,广德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举人,授黄州通判,后擢兖州同知,不久又迁开封,政绩著称于世。累官南京户部员外郎中,因病告归。于故里卖田产救济乡民,立义学教贫家子弟。善举义行为州人所称道。著有《文章规式》、《忠孝勤俭四箴》等,今佚。
李得阳(生卒年不详)字伯英,号景渠,广德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历任兰溪知县、户部主事、九江知府、广东兵备副使、湖广左布政、抚楚都御史等职,政绩卓著。万历二十九年(1601)因抚楚之功,钦赐白金,升任工部左侍郎,统辖京师百工。终因任重事繁积劳成疾,猝死任上,享年79岁。是时,李囊中仅图书数卷,余无长物。上谕祭葬,荫其一子。著有《理学臆言》、《羲苍子》、《尘外尘谈诗文集》等,今佚。 管九本白 管九本白(生卒年不详)字汝鸣,号鹤野,广德人。明隆庆四年(1570)举人,历任富阳知县、广东道监察御史、陕西副使、广东副使等职,政绩颇丰。平素律己甚严,所至一尘不染,且常将薪俸解人危难。谢政后行囊萧然,家徒四壁。任职之地,百姓皆立祠祀之。
夏良心(生卒年不详)字景尧,号仁寰,广德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山西参议。后转两浙水利道,主持修筑海堤,用费少而工效高,诏令赐金晋职。奉旨按察山东,布政河南,皆逢灾荒发生。良心赈济有方,灾民得以平安度荒。在江西巡抚任内,发现当地捐税过重,百姓不堪负担。良心奏准朝廷,仅专卖一项即减征近半。后调京任兵部右侍郎,良心捐出多年余俸4000余金,在京畿购田1200余亩,置房数百间,开设义仓储粮,备战备荒。为官30年,后以劳卒。追赠兵部尚书,赐名“褒德”。良心曾将私蓄300余金置田故里,所入用以赡养同族乡民,自己却布衣蔬食终身,时人无不叹服。
李天植(?~1636)字性甫,号冲涵,广德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任平阳推官、吏科给事中。因屡屡上疏针砭时弊,弹劾权贵,被贬出参饶南道。任上,逆毁书院之风,使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得以幸存。迁湖广副使时,所辖长、宝两郡正闹饥荒。天植捐出私蓄,赈济灾民,救活许多百姓。后转四川参政,因和御史任某历来不合,遭任诋毁。天植力辩其诬,终不为权贵所纳,由是愤而辞官归里。卒后,名臣史可法为文致祭,后又撰写墓志铭。天植一生著述颇丰,有《礼记裒言》等传世。
宁瑞鲤(生卒年不详)字寿卿,广德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南丰知县,历知成都府。时考天下清官,瑞鲤名列第一。擢任浙江按察使、广西廉使等职,均有惠政。谢政归里后,乡里亦多蒙其泽。
王曰如(生卒年不详)字弗如,号石崖,广德人。出身贫寒,少小苦读。明崇祯二十年(1639)中副榜,未入仕。终生喜交游,好吟咏。兴到援笔疾书,一挥而就。所作虽多寄托牢骚,但落笔不俗,独具匠心,佳作颇多。晚年游于闽、楚,每到一地,都有题留。曰如还精医术,为人治病,不取分文。后邻里集资购田20余亩赠之,以感其德。有《吟父感遇诗集》等传世。
云一颖(生卒年不详)字叔含,号耐庵 ,广德人。清初学者。幼即能诗,及长尤善作文,所著文章俨如苏轼之手笔。明亡后蜗居山内,潜心治学。于《四书》、《诗》、《易》、《书》及诸子百家都有论说,其见解独到,常发前贤所不及,为时人瞩目。著有《史论说》、《四书说》、《池阴百间》等。今藏何处,无考。
李征仪(生卒年不详)字于来,号涵初,李天植孙。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初授弋阳知县,后擢礼部主事,又转江西道御史。时奸佞当权,腐败益深。征仪不惧权贵,上疏弹劾户部尚书李三才和近幸多人,由此埋下隐患。后历任数职,皆多政绩。拟升大理寺左丞,因奸人从中作梗未果,征仪拂袖归里。天启六年(1626)旨召返京起用,魏忠贤侄魏良卿欲收买拉拢,三次具厚礼登门拜谒,都被拒之门外。以致复职未成,征仪坦然返乡。晚年深居简出,只以操持乡里事为乐。著有《镜古录信书》,今佚。
巫山(生卒年不详)字云岫,号景崖,庠生,清初名医。从小习医,时广德无名医,便远赴西昌,拜喻家言为师。学成返里后,医术益精。求医者纷至沓来,日盈其门。巫山待病人不论贫富贵贱,都悉心诊治。对贫苦病人免费治疗,不收药费。其家庭本很富足,由此家道中落。每当有人谈及,巫山怡然自得道:“医乃仁术,得治病救人。虽施医破产,亦吾之夙愿也”。州人皆颂其医德。
夏澍(生卒年不详)字雨苍,号敬川,广德人,清代学者。康熙二十三年(1684)拔贡,授山西襄陵知县,因患病未赴任。居家潜心研读,学识宏富,对朱子(熹)理学造诣尤深。应邀赴京讲学,听者如潮,名显一时。著有《朱注发明》、《朱注释义》、《朱子本末》等。今藏何处,不详。
赵嗣晋(生卒年不详)字焕望,号桐崖,广德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授武城令。擢御史后,奉旨巡察治理黄河工地,继又主持京城赈济,皆肃贪纠谬,兴利除弊,有功于民。一生清苦自奉,唯嗜读书。著有《易经汇解》、《增删古文奇赏》、《四书易经文稿》、《内省录笺释》等。今藏何处,不详。
张光藻(1815~1891)字翰泉,广德桃州镇人。清末名臣。咸丰六年(1856)进士,历任曲周、望都、完县、邢台等县知县,正定府知府。同治九年(1870)三月,出任直隶天津知府。 光藻致力于家乡的文化建设。光绪七年(1881)总理重修成《广德州志》60卷。光绪十年前后,鼎力襄助重修《祠山志》10卷告竣。还提议修葺了“范公祠”,捐款建立“文昌社”等。著有诗集《北戍草》、《龙江记事》,今县有存。
汪守珍(生卒年不详)字聘耕,广德人。清末曾任奉天高等检查厅检查长、黑龙江省提法使等职。民国元年(1912)出任北洋政府司法部次长,3年9月改任福建省厦门道尹。14年12月至次年3月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后不知所终。
张国泰(1910~1931)又名张为,花鼓乡下山斗人。先后在广德县立一小、浙江湖州吴兴公学及安庆东南中学读书。张虽出身地主家庭,但追随时代潮流,思想进步,富有爱国热情。在湖州求学时,参加并领导了当地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民国17年(1928)在安庆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返回广德,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冬中共广德县委成立时,张被选为县委委员。 民国19年3月广德农民暴动后,中国共青团广德县委成立,张国泰任县委书记。张领导全县团员、青年刻印散发传单,书写张贴标语,组织青年踊跃参军支前,有力地配合了红军独立团的武装斗争。是年6月,红军独立团在花鼓塘东冲镇压了12个罪大恶极的地主,其中有国泰的父亲张品三。国泰在由上海回广德的路上得知这个消息时,表现十分平静。 民国20年8月,国泰在文昌宫附近进行革命活动时,与国民党保安团遭遇。在和敌人搏斗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1岁。
王金林(1903~1931)花鼓乡黄金坝人。广德武装暴动和皖南红军独立团的主要领导人。
邓国安(1903~1932)花鼓乡花鼓塘人。中共广德县委第一任书记,广德暴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傅筑岩(1855~1938)字寿慈,号良弼,又名傅家齐,杨杆乡丁家村人。清赐同进士出身。曾任清廷驻韩国汉城总领事,历官江宁通判,扬州甘泉知县。
刘祖文(1911~1933)花鼓乡东湾村人,先后在广德县立一小、二小及广德初中读书。共青团员。民国19年(1930)3月参加广德暴动,任赤卫队总队长。
梁其昌(1903~1935)又名梁预人,月湾乡人。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民国9年(1920)考入浙江湖州省立三中就读,接触了大量进步书刊,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启迪。他们和王金林一起创建了广德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广德县直属小组。
马开荣(1895~1939)苏村乡马家冲人。马氏兄弟四人,开荣排行最小,人称马老四。
黄鸣中(1914~1943)字扶弱,花鼓乡花鼓塘人。出身中医世家。早年曾在广德初中及宣城皖南初中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鸣中凭着爱国的一片热忱,参加了忠义救国军,随部在沦陷区周旋四年。因希望破灭遂借故解甲归田后,被乡贤举荐在花鼓乡队任队长。为尽卫国守土之责,鸣中当即就职。
阮维恭(1913~1945)誓节渡红登村人。店员出身,民国29年(1940)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十六旅旅部通讯参谋、郎广游击大队一连连长等职。
李芳发(1901~1945)艺名李头目,邱村乡草桥人。少时随父务农,18岁从师兰凤山学唱花鼓戏,工旦角。芳发身材匀称,扮相俏丽,嗓音清脆,音色美而动听。
赵少丞(1883~1948)桃州镇人。家资殷实,继承父业时,拥有良田千亩和房产、店铺、作坊等。为民国时期本县工商界著名人士。
陈草银(1920~1949)女,同溪乡人。1949年4月广德解放后不久,陈草银担任了双溪乡同安村村长,为巩固新生政权日夜奔忙。
黎明(1893~1952)又名伯豪,广德县桃州镇人。8岁入私塾,16岁考入广德州中学堂,17岁赴北京,先后就读于安徽中学、陆军贵胄学堂。 民国31年1月,黎调任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边务处少将处长。次年末,奉命兼任边务研究所少将主任。34年辞职,35年8月接国防部命令以少将军衔退役,中旬回到广德闲居。
钱文选(1874~1957)字士青,清同治十三年(1874)出生于广德州小北乡伏卡保百能地,光绪二十四年(1898)文选考入安徽省立求是学堂。二十九年择优咨送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旋改入译学馆,潜心攻读英文。为补学费不足,常于夜晚为官宦人家教授子弟。自云潜心外文,在于窥西人政治学问之本源,以变法图新,富国强邦。 民国4年11月文选奉调回国任职。历任云南、河北、浙江、湖北、福建盐务稽核所所长、皖岸榷运局总局长、两浙盐运使等职18年。云南任上,滇省军阀常向商人勒索,经文选斡旋,财物得以逐步归还原主。改任他职时,商民制作“惠商裕课”、“阜我民财”匾额相赠。文选在署理地方盐务期间,先后撰成《滇盐》、《芦盐》、《浙盐》、《鄂盐》、《闽盐》5种专志。
周来喜(1901~1961)字金良,四合乡遐松林人。少年时拜师学艺,属“梅门”梅凤贻的徒孙。周
钱文广(1877~1962)字存济,号春榆,谱名徇铎,祖籍河南光山。早年毕业于豫南师范,后考入上海医学专门学校。1961年当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62年病逝。
许济之(1880~1967)原名许俊,誓节渡人。自幼入塾,后进学为生员。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江苏省江南高等师范学堂,毕业后应聘在郎溪、铜陵等地任教。民国元年(1912)回乡,历任广德县立一小、二小校长、县立初中教员、县视学员,县教育局长、县立初中校长等职,26年10月因战乱而辍教。济之从教近30年,立身处事,道德文章,一直为县人所推崇,被尊为县内一代宗师。 济之学识渊博,兼擅文、理两科,且谙英语。 建国后,济之曾任皖南行政区协商会驻会委员、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等职。1956年移居武汉之后,与其次子一起生活,曾应聘担任湖北文史馆馆员。1967年病逝。
许道珍(1912~1969)誓节渡人,许济之的长子。早年随叔父许杰在安庆、上海等地中学读书,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经常参加当地学生的爱国活动。民国17年(1928)在安庆加入共青团。19年冬,他回到家乡参加皖南红军独立团,担任过共青团广德县委巡视员、红军小报编辑等职。广德暴动失败后,先后在东流(今东至县)、广德等地中学任教。23年8月,曾任国民党郎溪县肃反专员。次年1月辞职,仍返家乡教书。26年11月他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翌年3月结业分配至皖南新四军工作。 民国27年5月,他在皖南特委由周嘉琳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奉派回广德开辟工作,历任区工委书记、县工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地工委副书记等职。许道珍在环境险恶的敌后地区长期坚持武装斗争,出生入死,迭遭危难,直至解放。1949年5月任中共广德县委书记兼人民政府县长,6月调任宣城专员公署专员。嗣后,历任芜湖市副市长、淮南煤炭专科学校校长办公室主任、安徽省科学普及协会秘书长、安徽省政协三届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他就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爪牙的残酷迫害,身心受到很大摧残。1969年2月19日含愤去世。1979年10月党和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肯定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对他的一生作出了全面、公正的评价。
郭金根(1905~1971)字兴厚,双河乡荆汤村人。自幼喜爱唱戏,18岁拜张阿三为师,属“孙门”正宗嫡传,工花旦。擅长的戏有《观画》、《绣荷包》和传统大戏《打红梅》、《荞麦记》等。郭金根演戏注重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心理,讲究表演方法。他在《绣荷包》一剧的表演中,以逼真传神的身段动作,把小家碧玉的内心世界和外部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出神入化的迷人境地,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郭金根艺术上从不满足,善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改进创新。他的戏德和人品也为艺人们所称道。他的业徒有几十名,有的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1971年郭金根在家寿终。
张白燕(1955~1974)女,上海市杨浦区人。1971年夏初中毕业后,于同年11月下放到广德县独山公社杨公大队五间屋生产队落户。始务农,不久兼任生产队赤脚卫生员,热心为农民群众服务。197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月23日双抢大忙时,忽然间暴雨倾盆。白燕和社员一起奋不顾身地抢收集体稻谷,正当她担着满满一担稻谷冲入临时仓库时,库房大墙突然倒塌。她被砸在墙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中共广德县委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伍祥胜(1966~1980)花鼓乡枫塘村人。1979年考入花鼓初中就读,被选为班长。他学习刻苦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平时关心同学,乐于助人。他家境并不富裕,常常自己忍饥挨饿,而将身上仅有的一点饭菜票借给同学,他牺牲时仅本班同学借而未还的饭票就有60多斤。他经常从家里带来工具,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修理桌凳、平整道路。 1980年6月中旬山洪暴发,紧邻学校的花鼓河水势陡涨,水深流急。19日中午祥胜和几位同学到河边洗碗,一位同学不听劝阻下水玩耍,瞬间被汹涌的河水席卷而去……伍祥胜一见不好,一边喊着“快救人啊!”一边向下游飞奔。追寻一百多米远时,他趁落水同学露出水面的一刹那,顾不得脱衣,飞身跃入急流,奋力游去。这时,那位同学正在水中拼命挣扎。当伍祥胜接近时,便死死抓住伍不放,致使年小力薄而又不谙水性的伍祥胜无法援救。倏然,又一股洪峰奔氵写而下,无情地将俩人吞没。 伍祥胜抢救同学英勇献身后,共青团广德县委授予他“模范少先队员”称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杨正宗(1899~1982)字木人,后改为默仁,清溪乡大石桥人。出身农家,小时放牛、读书、种田。 民国9年(1920)正宗外出求学,就读于宣城师范,曾聆听恽代英等人的教诲。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后由恽代英介绍转入杭州师范插班学习。民国13年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次年,恽代英介绍他去江西安源煤矿职工子弟小学任教。不久因同情支持工人运动而被捕入狱,数月后获释前往武昌暂住。此间他以几个月的铁窗生活为题材写成新诗《寒囚》,在创造社《洪水》半月刊上发表。其后又有诗作被该刊选用。由此,他结识了郭沫若。民国15年,郭沫若(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将他安排到总政治部驻赣办事处任宣传科长,和潘汉年一起负责《国民革命军日报》的编辑工作。未几,他又改任郭沫若的助理秘书。他办事勤勉,认真精细,多次受到郭的称赞。翌年3月下旬,郭沫若在认清了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后,毅然脱离了蒋介石,只身陷在安庆,处境十分危险。留守南昌的杨正宗和郭失去联系后,料到情况有变,随即赶赴九江雇了一条小船顺流而下,将郭救出险境。“八一”南昌起义后,郭沫若随起义部队南下,杨因病重住院未能与郭同行。病愈后杨虽多方寻找,但终未能和郭取得联系,便折返家乡谋职。先后任县立初中教员、泾县政府秘书、第十集团军中校秘书、皖第六专员公署秘书等职。建国后,曾在广德中学、宣城师范等校任教。1954年因政治历史问题被开除公职,遣送回广德城关,依靠种菜、编篮子为生。1980年有关部门将原先对他的处理作了改正。恢复公职后不久,担任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员、广德中学顾问。1982年病逝。著有《花圈集》。另发表古典诗词多首,散见于省内报刊。
毕洪祥(1952~1983)乳名群子,杨杆乡倪村人。出身农家。全家10口人,生活较贫困。他7岁在生产队放牛,13岁下田干活。1970年参加兴建卢村水库,曾两次获奖。1972年冬应征入伍后,荣立三等功一次。1976年春退伍回乡务农,7月进乡办萤石矿当工人。他上班走在前,下班走在后,危险的工作抢着干。有一次在高山险段撬石块,他叫别人都走开,自己独自操作。结果塌方将他埋在土石中,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经县医院抢救脱险。伤势稍愈,他就提前出院,重返工作岗位。 1983年6月30日午后山洪暴发,河堤溃决,水漫库堤。洪水将倪村包围,百余老小亟待营救。洪祥弃家不顾,奋力投入抢救,与洪水顽强拼搏了二三个小时,他一人就救出了40多个乡亲。当村民全部脱险时,天已擦黑,精疲力竭的毕洪祥在返回安全地带时,突然听到不远处的深塘里传来了呼救声,他从声音里辨出遇险的是同他一道抢险的毕烈林,断定是因天黑失足跌下去的。洪祥转身跳入激流寻声泅去……,他一手划水,一手托着毕烈林向塘边高处推行。眼看就要抓住塘边的水泥电线杆了,这时又一阵恶浪袭来,毕烈林趁势抓住电线杆得救了,毕洪祥却因气力耗尽被恶浪卷走,英勇地献出了生命。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周鹤甫(1903~1987)誓节渡人。幼年入塾,民国5年(1916)离家先后在安庆第二模范小学、南京钟英中学、江苏省立法政大学等校求学。民国15年秋,鹤甫从法大毕业来到安庆,协助胞兄周松甫(时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筹委会常委)筹建省党部以及迎接北伐军等。其时,由王步文、周范文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春,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宣传部干事(时值国共两党合作)。同年秋被委任为广德、郎溪两县党务调查委员。不久,“宁汉合流”,清党开始,党务调查因此而夭折。鹤甫滞留广德闲住。 民国17年秋,鹤甫应聘担任广德县立初中文史教员。冬,参与组建了中共广德直属小组,为该组6名成员之一。翌年夏,国民党广德县党部派员向省府密告周为共产党员,鹤甫即被下令缉拿。通缉令刚到广德尚未公布的当晚,鹤甫得到消息便连夜潜往上海,党的组织关系从此中止。此后,他曾在安庆私立大光中学担任教员、教务主任、训育主任、代理校长及宣城县政府秘书等职。民国23年,受聘回乡出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直至抗日战争爆发。抗战期间,鹤甫蜗居南乡深山达8年之久。民国34年秋,他复回广德县立初中任教员。同时被荐为广德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民国36年6月,出任广德县教育局长,年底辞职去浙江、江苏等地谋生。民国37年任苏州崇贤中学教员。建国后,先后在苏州五爱中学、苏州工业学校、杭州化工学校等校任教直至退休。1987年在浙江肖山县家中病故。
彭海涛(1917~1987)原名许道琛,又名许崇明,誓节渡人。许济之的三子。30年代初,海涛在誓节渡、郎溪等地读小学时,两个哥哥就参加了革命,使他从小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小学毕业后进广德师资养成所学习。不到一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一度当小学教员为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涛在家乡邀集进步青年发起组织抗日救国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民国26年(1937)11月,海涛被国民党广德县政府介绍到宁广宣郎四县游击司令部政工人员训练班受训半个月。训练结束后,他被留在司令部担任政治指导员。翌年3月,海涛因不满该部队的腐败作风而离职返乡。5月,中共皖南特委派回广德工作的周嘉琳、许道珍约见了他,并于6月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海涛相继担任中共广德县工委、中共广郎县工委、中共广郎中心县委的宣传部长。此间,他以苏村乡副乡长的合法身份为掩护。秘密发展和扩大农村党组织。苏村因发展党员较多,而被革命群众誉为“小苏维埃”。 民国29年4月,海涛奉调前往皖南特委机关工作,途中遭国民党顽军阻截,突围后到宣城金宝圩。特委指示他留在那里担任中共宣当芜中心县委宣传部长。12月下旬,特委决定海涛赴孙家埠担任宣城县委书记。时值皖南事变前夕,白色恐怖严重,当地的党员大都被迫转移,海涛到任后,以务农为掩护,为恢复和扩大党组织,建立抗日武装,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组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宣城第一支抗日武装——游击队。不久,游击队又扩大为游击大队。时已改任宣城县委副书记的彭海涛兼任大队副政委。这支武装活跃在宣城东南乡,打击敌顽,建立农村抗日政权,初步形成了建有区、乡、村三级政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民国33年9月1日,在中共宣城县委领导下,宣城县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宣城县行政办事处,彭海涛当选为办事处主任。次年,办事处所辖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面积达600余平方公里,人口3.28万。 日军投降前夕,汪伪少尉飞行员黄哲夫等人不满汪伪倒行逆施,决定弃暗投明,驾机起义。他们找到了宣城县委,彭海涛等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说明了新四军对起义人员的政策,欢迎他们投奔革命,并随即向苏浙军区粟裕司令员汇报。经多方秘密联系安排,民国34年8月20日,黄哲夫等6人终于驾驶汪伪“建国号”飞机起义,顺利飞抵延安。这是人民军队接受的第一架起义飞机。 民国34年10月,宣城县委及所辖武装奉命北撤,上级决定彭海涛率30余名武装人员留在宣城坚持斗争。11月初,彭率队在鸡头岭袭扰敌军后,转移到郎溪鸦山时,被国民党军包围,激战两天两夜,队伍被打散。海涛带领几人突出重围,来到桂峰乡王村寻找失散的战友,由于两面派保长告密而被捕。 海涛被押到孙家埠,敌人将他两手拉直绑在扁担上,拉着他游街。在敌人百般折磨和刺刀恫吓面前,海涛毫不畏惧地高呼“共产党万岁!”。从孙家埠到水东的途中,海涛已被打得遍体鳞伤,浑身是血,但他仍高呼口号不止。目睹的群众无不动容。 不久,彭被作为“要犯”解往杭州集中营关押。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海涛始终坚贞不屈。在敌人的法庭上,他自豪地宣称:“我就是彭海涛,当了几年共产党员,是打鬼子的,共产党员我就是,要杀就杀,不怕!”敌人劝他自首,海涛坚定地表示:毫不考虑,随便怎样都可以,自首办不到!在狱中,海涛串连了一些党员,秘密建立了党的支部,把难友团结在党的周围,和敌人进行斗争。他和难友多次寻机逃跑未成,直到次年2月,才和方策一起越狱逃出。 海涛回到家乡,很快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民国36年2月郎广分工委派他去宣东一带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并领导当地的一支游击队开展活动。同年夏,这支游击队就扩大为一个连。不久,该连大部分队员编入郎广主力连,仍由彭海涛率领。此间,彭海涛先后担任郎广分工委委员、广宁孝县工委书记兼县长、路南分工委副书记。 1949年4月底,彭海涛奉命到浙江参加接管工作。5月中旬,任中共长兴县委副书记兼县长,1950年4月调任崇德县委书记兼县长,1951年5月又调回长兴县任县委书记。1952年11月后,先后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兼宗教事务处处长、浙江省文委办公室主任兼宗教事务处处长。1955年2月专任宗教事务处处长。1958年1月任衢州化工厂电化分厂厂长,1960年初,任浙江省化工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四人帮”的爪牙诬为“叛徒”,受到残酷迫害。1979年平反恢复名誉后,复任原职。1982年离休。1987年5月18日在杭州病逝,终年70岁。
许杰(1910~1989)号兴吾,誓节渡人。许济之的胞弟。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 许杰7岁上学,小学毕业后,赴湖州浙江省立三中就读。民国8年(1919)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转入该校地质系,受业于李四光教授等名师。此间,他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 民国14年许杰大学毕业后,在安庆建华中学和安庆一中等校任教。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怀宁中心县委委员。北伐军抵武汉后,他奔波于安庆和武汉之间,做联络工作。大革命失败后,组织通知他转移隐蔽。他辗转回到家乡,受聘在广德县立初中任教务主任兼教员,半年后他辞去教职前往上海。民国19年由李四光举荐进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此开始致力于地质矿产调查和地质研究活动。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许杰随研究所到内地。民国32年任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民国3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从事爱国民主活动。抗战胜利后,许杰随研究所迁回南京。民国35年他曾以地质调查为掩护去皖南山区给新四军送过药品和通讯器材。在迎接南京解放中,许杰团结和说服中央研究院的同事,抵制了国民党当局南撤研究院的企图。 南京解放后,许杰被委任为中央研究院接管组组长。1949年底,他奉命接管和改组了安徽大学,先后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和校长。1953年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安徽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此期间团结了大批高级知识分子。1954年调任地质部副部长,长期分管地质科技等方面的工作。1959年兼任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并领导组建了全国地质图书馆和地质博物馆。“文革”动乱时期,在受到迫害的情况下,许杰仍承担了地质图表和地质辞典的编辑指导工作。 许杰在其毕生的科研活动中,对中国地质找矿、地质教育、地质实验、地质编图和水文地质工程工作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为中国的笔石学研究做了奠基性的工作。1949年建国前夕,许杰应召赴京,出席全国科学会议的筹备会议,共商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大计。1957年冬,他参加我国赴苏科学代表团,参与制订中苏两国科技合作协定和我国发展科技的12年长远规划。1976年,当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之后,他又率领中国地质代表团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出席第二十五届国际地质大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提高和扩大了我国地质工作在国际地质界的地位和影响。1958年许杰被苏联古生物学会授予名誉会员称号,1985年荣获联邦德国地质学会授予的最高科学奖——莱欧波尔德·冯·布赫奖。1983年出版的《许杰笔石论文集》是他50余年笔石研究成果的结晶,标志着我国笔石学科的研究水平,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1984年优秀科技书刊一等奖。 1954年9月起,许杰连续当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又被选为五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6年2月起,任中国民主同盟二至五届中央常委、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1950年上半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957年起,历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代理事长、名誉理事。1959年当选为中国地层委员会常务委员,1979年当选为该会副主任委员。同时,他还是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1979年起,他改任地质矿产部顾问。1980年7月兼任该部科技委员会主任。 1989年7月11日,许杰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许道琦(1914~1989)字璞如,誓节渡人,许济之的次子。少年时在家乡上学,青年时期投身革命。18岁在上海参加“社会科学家联盟”、“反帝大同盟”、“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等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民国22年(1933)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被捕入狱。在狱中两年,始终坚贞不屈。民国27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业后,分配至河南竹沟新四军留守处,任中队指导员。新四军五师成立后,历任五师十三旅政治部主任、五师政治部助奸部部长兼豫鄂行署公安总局局长、五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等职,为开辟和建立鄂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发展和壮大新四军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许道琦先后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组织部长、陕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地委宣传部长,第二野战军十二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当蒋介石发动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中原部队处于敌人三十万大军围击的危急关头,许道琦率队侦察北路突破点,使我军大部队得以胜利突围。部队到达陕南后,他又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决定,从主力部队转到地方,在极其艰难复杂的环境中,参加建立陕南革命根据地斗争,坚持到刘邓大军南下。 建国后,许道琦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省委秘书长、省委党校校长、省文联主席、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在领导工作岗位上,他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在他主管的宣传、组织、统战、文教、卫生、血防等方面,倾注了满腔心血,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化大革命”中,许道琦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遭到残酷迫害的情况下始终忠于党的事业,坚信党和人民定能战胜邪恶,取得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道琦先后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兼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省顾问委员会主任,还兼任过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曾当选为湖北省一至五届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9年12月22日在武汉病逝,终年75岁。著有《野火集》等。
3负于蒯曼?
作为世界第一、奥运会女单冠军,陈梦负于年仅17岁的二队小将蒯曼,应该是今年乒超联赛的最大冷门了!纵然有肩伤的影响,但陈梦靠经验实际上也能避免走麦城,但是这样的惊天大冷门还是在陈梦身上发生了。下面也来探讨分析一下这场比赛:
奥运会、全运会疲劳作战后,陈梦必然会出现爆冷门,并没想到是二队小将。在全运会时被王曼昱女单、女团“双杀”,大家觉得“鳗鱼”与陈梦同处于一个水平线,也没有爆冷的感觉。但是,输给二队小将,这就真的不能不算是冷门了。
1.蒯曼具有非常强的冲击力,陈梦疲劳作战被爆冷是必然结果。蒯(kuǎi )曼这名球员可能大家并不熟悉,实际上她是有非常强的冲击力的。在国乒奥运热身赛时,蒯曼曾给孙颖莎造成巨大麻烦。实际上,蒯曼是孙颖莎之后,国乒女队更年轻球员中的佼佼者,也就是“二代孙颖莎”。年轻小将并不缺乏技术实力,甚至在体力、精力上还比陈梦这样的大队员更充沛,伤病也更少。从现场比赛来看,陈梦确实存在疲劳参赛的情况,整个脸上是全是倦容,兴奋度不高,而且步伐移动缓慢。
陈梦被爆冷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第一,前三板失误率太高。陈梦并不是前三板抢攻很凶的球员,她的得分点主要是来自于相持环节。然而,前一、两板就失误之后,陈梦也很难打到她擅长的相持环节。陈梦之所以要跟蒯曼打前三板之攻,就是她知道在肩伤加重的情况下,越打相持她的伤痛可能影响会更严重。然而,她前三板的球失误率还是太高了。第二,蒯曼小将老成,耐心给陈梦打相持,并加快速度打出更大角度。
蒯曼能够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她有其自身的天赋和优点。与莎莎的少年老成一样,蒯曼打陈梦就像在消耗一头受伤的“巨兽”,她并没像其他小将一样猛攻猛打,送分失误,而极有耐心地跟陈梦耗。直到陈梦跟不上了,血流干了、力气用完了,再欲擒故纵地将陈梦杀死。这就是蒯曼年龄小却十分老道的地方。
女乒优秀球员层出不穷,更新速度比之前更快,陈梦高处不胜寒。与之前丁宁、刘诗雯坐稳主力长达10年以上不同,现在女乒更新换代的速度让人简直瞠目结舌。东京奥运会前,孙颖莎、王曼昱抢班夺权,一个是上了单打,另一个是取代刘诗雯打了团体。现在又出现更年轻的蒯曼,陈梦这样中生代的球员,要想坐稳一姐真是太难了。
1.新生代及二队都有爆冷主力能力,女乒实力太过强大。目前,女乒中王曼昱、陈幸同、王艺迪、孙颖莎都有冲击陈梦的能力。这几位新生代只要在大赛单打上拿到冠军,就可以与陈梦平起平坐,甚至在巴黎奥运前就将陈梦取而代之。要知道,27岁的陈梦已经达到个人能力的天花板,她已经完全没有再上升的空间了。
而孙颖莎、王曼昱这些球员还只是进入国家队才3年时间,她们现在就能够冲击到陈梦一姐的位置。以新生代进步的速度,她们将在巴黎奥运会迎来自己的巅峰期,而蒯曼这样的球员上升到一队后,也与莎莎、王曼昱形成良性竞争。陈梦的对手目前看来并不是伊藤美诚,而是新生代和“二代孙颖莎”们。
大家觉得陈梦输给二队小将正常吗?算是爆冷吗?受到伤病和疲劳作战的影响了吗?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哪部电视剧中的角色扮演者曾经轰动一时?
树先生
有人说能在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己差点成为了田野间的树先生,如果你以为这部电影讲述的仅限于此,那你远低估了这部电影。毋庸置疑,这是王宝强演技的巅峰之作,认为王宝强只会装疯卖傻的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
树出生的年代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是一个如火如荼的时代,旧的制度都开始打破,但新制度的还没有建立起来,人们开始睁开了双眼,看到了花花世界,这样的世界让他们感到惊奇,但更多的害怕,惊恐,以及不适应。在那个时代还有流氓罪,可能只是冲姑娘吹了个口哨,就被判了刑,放在过去今天大街上的很多姑娘小伙都是流氓,港台音乐还叫靡靡之音,穿个喇叭裤那是离经叛道,更可怕的是那个时代工人在一夜之间从国家的主人变成了国家的弃儿,东北从那个时代就无力回天了,树先生就在那样的时代出生在那样的东北,一出生就带着原罪,时代的,地域的。
生活在那里的人为了养家糊口东奔西走,有点能耐的进城办了个补习班,像树这样没有本事的只能做个电焊工之类,可这样的也是朝不保夕,当他被电焊弄伤了眼睛之后,他没有得到补偿,而是被辞退了,于是他跟另外一些本就无所事事的人被推到了社会上。树常去村口的酒馆和朋友喝酒,一起长大的伙伴,有人开着好车成了煤老板,有人远在省城办私立学校,有人还在种地。聚会的时候,如果没有被人取笑,“树”就沉默着,象旷野里被人忘记的一棵树。他努力地想融入他们,却发现他伸出了手,没有人和他握,于是他尴尬地把手收了回来,为了掩盖自己的尴尬,他假装摸了摸自己的头,从那个时候起,他的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了,越来越拧巴,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姿态可以反应一个人的内心,所以树不是不知道把手放在哪里,而是不知道把自己放在哪里,身在人群,却是被他人裹挟着,踉踉跄跄,这样的裹挟看似是接纳,实际上是一种抛弃,那些架着你走路的人,实际是在戏谑你,不会认为你有自我意识。
电影的末尾,他家的土地被征收了,他把那张土地征收证拿在手里,又让风吹走了,没有土地的农民也就从农村连根拔起了,他独自奔跑在昏黄的田野了,不知道去哪里。
在树身上看到了一批人,这些人有的是下岗的工人,有的是农民,有的是白领,有的还是学生,相同的都是他们都曾努力去融入社会,最后却失败了,被漠视,被边缘化,没有了方向。
有句话说,人想要成功既要靠自己的努力,还要看历史的演进进程,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那些失意的,落魄的人。
可能在人生的某一刻,我们都有可能成为树先生。
有人说,在《士兵突击》里许三多是努力的农村人,而树先生是不努力的农村人,我只能说性格即命运,电影一开始树表现出来的就是唯唯诺诺的样子,这种唯唯诺诺还不同于许三多,许三多的唯唯诺诺带着孩子气,你感觉总有一天他会长大,不再是那副样子,但树的唯唯诺诺却让人这个人像被抽走了魂,一辈子也只能这样了。
他那副窝囊的样子不仅仅让他身边的人不屑一顾,有的时候让我都有点厌恶,我在想为什么树长成了那副样子?想了很久我才明白,因为他作为一个男性的灵魂早在他的成长年代就被父权社会阉割了。
电影的开头,树有一个哥哥唱着《冬天里的一把火》出场了,这是整部电影最明快的一部分。可是那个时代容不下这样的明快,树的哥哥因为他的叛逆被他的父亲五花大绑吊在树上,吊死了。然后他父亲也死了。
没有了会唱歌跳舞的哥哥,也没有了父亲,实际上树失去的不仅是这些,他的父亲亲手把他哥吊死,同时杀掉的还有树内心热烈,喷发,还有叛逆,就像一只刚出生的山羊被割掉了睾丸,再也不会漫山遍野地奔跑,发情,斗争,交配,而是变得温顺,沉默,只能在羊圈里吃草,然后被人宰割,也就是说他被阉割了,精神上的阉割。
所以树一次次地梦到他的父亲,但在梦里,他的父亲永远板着脸,他在他父亲的面前抬不起头来。一个孩子如果在父亲面前抬不起头来,那他就很难在这个世界抬起头来。
被阉割的树回到故乡后,努力地想融入到人群里,却发现自己跟周围格格不入,刚开始别人对他还有一丝丝善意,哪怕是带着调侃,可在他朋友的婚礼上,那个跋扈的乡霸把那一丝善意也扯掉了,我以为树会抗争,可是他却跪下了,在那一刻他终于妥协了。
他妥协了,可赢得了他想要的接纳,尊重吗?
没有。
这些靠妥协是得不到的,可是树先生不知道。
导演用一系列超现实的拍摄手法,但却是展现一部极现实的悲伤作品。看完之后,只觉无比荒凉,亲人之间相互仇恨,朋友之间相互利用,夫妻之间相互欺骗,唯一的温暖是树先生和小梅的爱情,但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而正常人的出路也只有两条,变成了傻子,或者变成了疯子。树疯了以后得到了他以前不曾得到的一切,也可能那只是他的一场梦。
曾有人说,梦是人们未实现愿望的补偿,所以树在梦里得到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