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观战数据请求失败,大月卡任务怎么做

2023-04-30 189阅读

lol观战数据请求失败,大月卡任务怎么做?

大月卡任务做的方法如下:

1.

每日任务: 1.登游戏(120) 2.完成四次每日委托(150) 3.收集十个矿产(150) 4.消耗150疲劳(225) 每日总经验645,其中150疲劳要注意,完成了任务后最好不要接近凌晨4点时疲劳用完,怕第二天回不过来 40天一共25800经验

2.

每周任务: 1.收集100个蒙德特产(450) 2.收集100个璃月特产(450) 3.击败首领敌人10次(450) 4.北风狼(675) 5.风魔龙(675) 6.消耗1200点疲劳,一周的疲劳是1260,很紧凑,估计要买点疲劳(675) 7.消耗50W摩拉(450) 8.通关15次副本(450) 9.20次地脉(450) 10.20个料理制作(360) 11.20个委托锻造,随便锻造矿石就行(360) 12.完成三次居民请求(450) 13.完成三次狩猎讨伐(450) 一周所有都完成6345,不完成20次地脉5895,地脉和1200疲劳都不完成5220 六周所有都完成38070,不完成20次地脉35370,地脉和1200疲劳都不完成31320

3.

本期任务: 1.50次祈愿(1500) 2.消耗5500点疲劳(2250) 3.深境螺旋12星通关(2250)

lol观战数据请求失败,大月卡任务怎么做

有哪些十分惊艳的电影?

这个我就不得不提一部几十年前的一部神作。1993年《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导演:刘镇伟,动作导演:洪金宝,主要演员:林青霞、梁朝伟、梁家辉、张曼玉,张学友、王祖贤、钟镇涛、张国荣、叶玉卿等,这是汇集一大批大牌明星的喜剧片。

这部影片,也开创了香港无厘头的搞笑方式,在93年那个年代,内地还相对保守的情况下,梁家辉的惊艳亮相刷新了无数人的三观。

还有忧郁王子梁朝伟的香肠嘴,至今已过去20多年,依然是无数电影模仿的经典。相信大多数人看到,现在有人模仿的香肠嘴,首先都会联想到梁朝伟以及这个电影。

印象更深的,还有张学友的方言,以及那一首歌神曲《谁是大英雄》。

当然,里面还有很多的经典,比如刘嘉玲的好色、王祖贤的自恋、钟镇涛的沙雕、林青霞的神技--大海无量等等,还有很多的经典台词,至今抖音都还在用。

比如:你干吗瞪着眼睛看我,你不要喜欢我呀!虽然我平易近人天生丽质但是山鸡哪能配凤凰呢……你想也没有用想也有罪,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这部电影放到现在来说,都还是一部老少皆宜,合家欢的电影。当中许多的经典造型和台词对,以后的喜剧片开创了先河。

最后致敬经典,致敬张国荣。

关羽为什么会独自发动襄阳战役?

一,襄樊之战的发动 :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月,关羽从荆州起兵,发动了襄樊之战。战役开始之时,关羽兵锋强锐,围困襄阳吕常,攻打樊城曹仁,曹操急派刚刚撤出汉中的于禁,率领七军支援樊城。被关羽围点打援,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曹操集团全盘震动,襄樊岌岌可危。曹操甚至动了迁都的念头。因为一旦襄阳、樊城有失,南阳郡的宛城和中原洛阳将直接暴露于关羽北伐的兵锋之下,许都将无险可守。

就在关羽即将拿下襄樊之时,孙吴集团的吕蒙偷袭了荆州,镇守江陵的南郡太守和镇守公安的傅士仁投降了孙吴。荆州之失使关羽受到孙吴吕蒙和曹魏徐晃的前后夹击,退守麦城,后在临沮被孙吴杀害。

荆州的丢失使刘备集团一统中原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难以接受的现实使刘备偏离了正确的战略方向,下达了讨伐孙吴的命令,从而导致了夷陵之败。蜀汉精锐尽失,数年之内,再无征伐之力。

可以说,荆州之失只是刘备蜀汉政权失去了北伐中原的一个有利条件,而夷陵之战才是蜀汉全面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至于关羽为什么单独发动襄樊之战,史册并未记载。但仔细研究襄樊之战的前前后后,并不难得出结论。

关羽智勇双全,有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非寻常战将可比。镇守荆州八年、独领五年之久,荆州政通人和,军备强盛。作为刘备集团首屈一指的大将,不可能不明白蜀汉集团全盘战略的重心所在。

心高气傲或许是关羽性格上的缺点,对时局的不利也造成些许影响,但不是丢失荆州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在襄樊战役之前,确实有巨大的战机摆在了关羽面前,而且不止一个。这些有利的战机就连蜀汉中央决策层也不能不高度重视。

而关羽“独自北伐”的说法也不成立,有理由说明关羽只是发动了襄樊之战,其战役目的是北向而不是北伐。更不可能是不经过中央决策层同意而先斩后奏的“独自”行动。

表面上看,襄樊之战导致了荆州的丢失,使刘备集团的全面的战略意图失去了先决条件。我据综合资料考证,但客观上讲,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并没有错,荆州的丢失纯属是个意外。

客观原因造成些许的大意和对一个前提的误读或许是造成这个意外的原因。但这些对当下时势的大意和误读可能也不仅仅是关羽,而是整个蜀汉集团。

那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有什么样的战机?发动襄樊战役又有什么前因后果呢?这些都要围绕着刘备集团的战略布局去分析展开。

二,刘备集团的战略构想 :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没有根据地而辗转漂泊的刘备三顾茅庐,结识了二十七岁的诸葛亮,与之有一段精彩的对话,那便是著名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给刘备集团制定了一套明确的战略构想:

“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选句)

意思是,首先占据荆州,取得最初的根据地之后,再夺取益州。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待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天下响应,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次对话,开启了刘备集团走出困境、节节向上的胜利之路,也成了刘备集团始终贯彻执行的战略方针。从隆中对之后到襄樊之战以前的十几年之间,历史的发展果真是沿着诸葛亮预计的路线一一应验。

在《隆中对》中,有几个一统中原的要点。那就是,在联合孙吴的大前提下,实现“跨有荆益”;待“天下有变”,则一路“将荆州之兵于向宛洛”,另一路“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路北伐,可实现一统。

联合孙吴是战略核心;跨有荆、益,建立北伐的根据地是条件;两路出兵是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方式。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天下有变”。

三,刘备集团的战略布局与实施 :

当时的刘备正依附于刘表,暂踞新野县。曹操本身早已占据了南阳郡,又大军虎呑荆州其他六郡,兵锋直指江南孙吴。刘备集团朝不保夕,一向静稳的诸葛亮也不禁拍案大呼,“事急矣!”。遂过江力促孙刘联合,沿江两路出兵,大败曹魏于赤壁。

曹操退至南郡北部,设襄阳郡,派吕常镇守。征南将军曹仁坐镇南阳郡军事要地樊城,北护宛、洛,南拒荆州。

孙吴都督周瑜率军攻下了荆州最大的战略要冲南郡南部的江陵等地;刘备则拿下了荆州南部四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周瑜病死于南郡巴丘,刘备以西征、北伐为借口,跟孙权借得南郡,暂时拥有了荆州五郡。

南郡在荆州属于最大的军事战略要地。西通巴蜀,南控东吴。向北则直接对峙曹操。周瑜死后,孙权下一步的战略意图欲借赤壁之胜发动合肥之战,遂同意了鲁肃的建议,把面对北方的北大门借给刘备集团,也是符合当时孙吴集团的战略意图的。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汉中张鲁遣马超进犯益州,刘璋听从张松、法正等心向刘备之人的谏议,遂派法正向刘备求援。法正带西川地图劝刘备趁势夺取益州,与刘备集团的战略意图不谋而合。刘备亲率庞统、黄忠、魏延等开始西征,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张松为刘备内应的事情泄露,张松被杀,刘备、刘璋决裂。第二年,刘备攻打雒城时,庞统身亡。

建安十九年,在雒城与刘璋对峙的刘备将领军力面临严重不足,遂命关羽镇守荆州五郡,诸葛亮率张飞、赵云领军入川,合兵夺取了益州。初步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条件。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讨要荆州未果,欲发兵攻荆州,双方战争一触即发。而恰在此时,曹操攻下了汉中,派张郃领军攻打益州的瓦口关。刘备遂提议孙、刘平分荆州,把长沙郡和桂阳郡划给了孙权。孙刘双方各领三郡。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湘水划界”。

时下的荆州,曹操占襄阳郡、南阳郡、和江夏郡北部;孙权占据江夏郡南部、长沙郡和桂阳郡;刘备则占据南郡、零陵郡和武陵郡。对刘备集团来说,虽然没有完全“跨有荆益”,但只要南郡在手,就具备“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的条件。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大败张郃,反攻汉中,开始了汉中大战。通过两年艰苦卓绝的鏖战,曹操退出了汉中,退出时,虏走了大半汉中百姓。

汉中为蜀汉政权全面北伐的必争之地。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备占据了汉中,“跨有荆益”、“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以及“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只待“天下有变”了。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公元219年),刘备全面占领汉中,称汉中王。同年十月,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

四,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战役: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目的是什么?

刘备集团虽然得到了汉中。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蜀汉几乎动员了军民所有的力量,来夺取汉中。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汉中大战后,汉中地区地废人空,百废待兴。刘备集团急需休整军队,整治汉中。

这个时候,显然不是”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的全面北伐的时机。以关羽的大将之才,不可能看不出其中利弊。

就当时态势分析,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目的是实现为了”跨有荆益”的战略意图。借汉中之胜,打开荆州北大门,为全面北伐创造条件。而不是“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的全面北伐,是北向而非北伐。

其次,即便是为了实现“跨有荆益”,那么时机的选择是否正确呢?

我认为,关羽选择在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发起襄樊之战,时机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有巨大的战机出现了。在当时,不管这些战机是不是可能被误读为《隆中对》中待“天下有变”的前提,但在为实现“跨有荆益”的战略条件下,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战机之一 :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也就是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前一年,曹魏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谋反。但不久事情败露,几人被曹操所杀,曹魏重整朝廷,一度大乱。

战机之二 : 曹仁受命行征南将军,坐镇南阳郡,防备关羽。在镇守樊城期间,大肆征调徭役,荆州南阳郡境内的军民苦不堪言。已经归曹20年的宛城百姓们最终被曹仁逼反,民心思汉。宛城守将侯音与卫开与吏民共同反曹,欲与关羽联合。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曹仁率军前往平乱,攻破宛城,将侯音斩杀,并残酷屠城。导致民怨沸腾,人心思汉。

战机之三 : 同年十月,陆浑民、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自许都以南的诸多起义军纷纷遥受关羽印号,为关羽的支党。

甚至连曹魏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投靠了关羽,准备里应外合。作为蜀汉政权的一员大将,声威已经名震中原,威震华夏。

战机之四 : 汉中之战打了两年,疲惫的也不只是刘备的蜀汉政权。曹操失去汉中,军心不振,内外交困,已经全盘落入守势。相反,刘备连得益州和汉中,称汉中王。蜀汉民心所向、军心振奋。荆州的精兵强将已蛰伏五年,早已具备了北伐的条件。

襄樊之战发动以后,曹操急调于禁率从汉中撤出的精锐七军去援助樊城,被关羽彻底歼灭就说明问题。

稍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这样的战机不可能不去利用。怎能不引起蜀汉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全面北伐硬件上尚不成熟,但这些战机应对“跨有荆益”却是绰绰有余,况且如不尽快加以利用,将稍纵即逝。

五,荆州之失非关羽之过 :

一千多年以来,一直流传着关羽不顾大局、擅自发动北伐,大意失荆州的说法。

关羽性格傲慢并不假,《三国志》中描述关羽“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恤下轻上也是一种品格。从侧面也反映出关羽有着极高的军事战略修养,最起码还是顾大局的。有一些有关关羽的记载被无限放大。

刘备集团拿下益州,收复了马超。关羽去信刘备咨讯马超的勇猛,并跃跃欲试要去比试。诸葛亮知道关羽气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马孟起兼有文武的资性,凶猛过人,可谓一代俊杰,属于黥布、彭越一类,可与张益德并驾齐驱,但还不及您美髯公绝伦逸群。关羽一笑置之,将信遍观群僚,但并没有不顾大局,离开荆州去做意气之事。

毛泽东也曾一针见血地评价关羽的短处,“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

孙权曾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孙权十分恼恨。关羽虽有短处和不足,但我认为,这些都不至于破坏大局,导致荆州丢失。鉴于湘水划界之前的事情,对东吴,关羽从来没有放松过防备。

以刘备和诸葛亮的识人之明,如果关羽是不顾大局、意气用事之人,蜀汉决策层是不可能把荆州这样一块孤悬在自己战略板块之外的军事要地,交给关羽独守的。

虽有“跨有荆益”的战略需求,但在孙权曾多次倾重兵,发动合肥之战,吴属的荆州地境一度空虚的时候,关羽遵守了湘水划界的盟约,没有趁势发兵进行统一荆州的军事行动。这是关羽严格执行蜀汉的战略方针,顾全大局的一种体现。但这也是蜀汉政权对东吴产生大意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认为关羽意气用事、不顾大局,盲目发起独自北伐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对关羽的那些评价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丢失荆州如果说有轻敌和误判,那是整个蜀汉政权的失误。一是没有料到同盟会在那个时候背后捅刀。二是没有料到自己人会在关键时刻反水,应该纯属意外。

关羽素来善待士卒,但对士大夫们却很骄横。糜芳、傅士仁素来厌恶关羽的轻慢态度。当关羽领兵出征时,糜芳、傅士仁两处负责供应粮草军需,两人不悉心救助关羽。关羽放出话,说:“回去之后,就惩治他们!”。糜芳、傅士仁听闻后,都恐惧不安。

孙权听闻后,就暗中派人去诱降糜芳、傅士仁。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并亲自率军为后援。荆州重镇南郡江陵守将麋芳、公安守将傅士仁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

有各种历史资料证明,关羽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东吴的防备。糜芳可是刘备的小舅子,他主动投降东吴,导致荆州全面失守。别说关羽,就连诸葛亮也没想到吧。

如果二人不降,荆州断不会丢失。还有如果没有刘封的见死不救,关羽不至于身死临沮。

吴玠在四川是怎样抵抗金军的?

吴玠(1093-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南宋名将。因其父吴扆(yǐ)葬于水洛城(今甘肃平凉庄浪),所以全家迁居在这个地方。吴玠年少时深沉果敢而崇尚气节,通晓兵法且善于骑射,读书能精通大义并可资运用。不满二十岁,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在泾原路投军入伍,御西夏戎边。吴玠治军严厉,驭将有方,以身作则,威望甚高。

宋徽宗政和初年,西夏犯边,吴玠率军与西夏鏖战,因作战勇敢晋升为“进义副尉”、权任小队副头目,不久擢升为队长。宣和二年(1120年),跟随童贯镇压方腊起义,“破其众,擒酋长一人”;等到攻打河北盗贼(农民军)时,因多次立功,任泾原第十将。靖康二年(1126年),西夏军队进攻南宋怀德军,吴玠率一百多名骑兵追击,斩杀夏军一百四十人,擢升为第二副将。西夏再次进攻怀德军,吴玠凭借这多次战功,补授为秉义郎,吴玠在军中崭露头角。

建炎二年(1128)春天,金军西路军(完颜宗弼军)强渡黄河,出大庆关(今陕西大荔县东),进犯陕西,直扑泾原路。泾原路都统制曲端守卫麻务镇,命令吴玠为前锋,率军迎战。吴玠在青溪岭大败金军,追击三十多里,金军一向目中无人,这次才开始感到害怕。吴玠被任命为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金军攻打延安府,延安经略使王庶命令曲端进兵,吴玠向曲端建议:“不如扫荡金军巢穴,攻敌必所救,延安围可解”。曲端于是攻打蒲城,吴玠则东进攻打华州,收复华州(今陕西华县)。吴玠严禁士兵烧杀掠夺,不许骚扰百姓。

建炎三年(1129)冬天,北宋“宋江起义”的余部、起义军首领史斌,率起义军攻打兴元(今陕西汉中),史斌没有攻克下来,只好转攻长安。曲端得知,急调吴玠前去增援。吴玠在长安城外交战中,斩杀了起义军首领史斌。当时南宋宣抚处置使张浚巡视关、陕,这时正在长安。听到军事参议刘子羽报告了吴玠兄弟军事才能、战绩和胆量后,张浚专门招吴玠面谈,谈得非常投机。当即任命吴玠为统制、忠州刺史,让吴玠与他的弟弟吴璘共掌帐前亲兵。

建炎四年(1130)春天,吴玠升任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金国大将完颜娄室、完颜撒离喝攻下潼关,曲端急派在彭原的吴玠前去防御,自己亲率大兵到玠州作为援兵。金军前来进攻,没有想到被吴玠打得大败,撒离喝因损失过大,大哭不止,金军私下把他看成“啼哭郎君”。金军又调重兵、重整旗鼓接马再战。曲端援军迟迟不到,吴玠势单力薄作战失败。曲端趁机弹劾吴玠,说他不听指挥,擅自行动,罢免了吴玠的职务,降为知怀德军。张浚了解事情的原委经过后,发现吴玠是冤枉的,不久升任他为秦凤路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忠州防御使等职。

这年秋天,金兵大举进攻南宋,江淮形势异常紧张。张浚为牵制金军,以减轻东南之压力,张浚会合集结熙河路经略使刘锡、秦凤路经略使孙偓、泾原路经略使刘琦、环庆路经略使赵哲、陕西都统制吴玠“五路大军“于陕西富平,任命刘锡为统帅,准备同金军决战,吴玠建议应该把守各个要害地区,等到敌军困敝时乘机出击。军队到达富平时,都统制又会合众将商议决战,吴玠说:“军队因为有利才行动,现在地势对我不利,没有看出可以和金兵决战的理由。应该选择高山占据,使敌人难以战胜”。众将却认为:“我众敌寡,前面又有沼泽芦苇阻碍,敌人骑兵难以施展,何必转移到其他地方”? 刘锡否决了吴玠风建议。不久,金军杀到,用车载柴皮囊包土,填平沼泽顺利冲了过来,宋军大败溃逃,五路沦陷敌手,关中腹地失守,巴蜀地区由此变为抗金前线。

金军以奸相秦桧以为内应。军事战略上,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所谓“两个拳头”打人。把一支主要的军事力量集中在陕西一线,由完颜宗弼(金四太子金兀术)率领,打算从秦陇攻入巴蜀,控制长江上游,再顺江东下,然后与从开封、江淮南下的金兵另一支主要力量、由完颜宗辅(金三太子讹里朵)的形成一个大迂回的战略包围圈。目的是一举将南宋小朝廷置于死地。

吴玠当然不会知晓金军的战略。为了抗金,他只能尽快收集散兵游勇保卫大散关(今宝鸡清姜河岸)东面的和尚原;他和弟弟吴璘积聚粮饷、修缮兵器,筑列栅栏围杆,准备做死守的打算。有人劝说吴玠退军屯驻汉中,控制扼守入蜀口,以安定人心。吴玠认为:“保住此地,使敌人不敢越过这里前进,我们在此坚壁清野等待敌人,敌人害怕我等从它后面进攻,就达到了拖住敌人,这才是保卫巴蜀的最好办法”。吴玠在和尚原上,凤翔民众为感激他过去的恩惠,不分白天、黑夜加紧运送粮草。吴玠则赏赐感榭。金军大为恼怒,在渭河设伏兵截击、斩杀运送粮物的百姓,还实行“保伍”、“连坐”等法;严防民众偷运送粮草。

绍兴元年(1131年),金将没立自凤翔,乌鲁、折合自大散关率数万骑南侵,两路金军会师于和尚原。金别将乌鲁折合从阶、成州出大散关,约期会攻和尚原。乌鲁折合提前赶到,在北山列阵挑战。吴玠因敌众我寡,命令诸将坚固阵地。利用有利地形,分军两队,轮番作战。当一队杀到疲惫时,另一队生力军投入战斗。这样宋军如虎添翼,奋勇冲杀。和尚原山谷道路狭窄、乱石众多,金兵马匹不能行走,只好下马在地上交战。金人在地上作战,哪里是宋军对手?金军大败,打算移营黄牛堡(今陕西勉县西),恰逢刮起大风、天降冰雹,只好逃走了。

金兀术(完颜宗弼)闻知大怒,亲率十万大军,跨过渭河,进抵宝鸡,所到之处,结连珠营,垒石为城,企图一举打开入川门户。吴玠为了引诱金兀术到和尚原,主动放弃了神岔关,让弟弟吴璘引骑兵三千,在原北的神岔沟设伏。吴玠精选强弓劲弩,将弓箭手分成三排,列队于阵地前沿,当金兵冲锋,第一队弓箭手瞄准放箭,随后迅速蹲下,第二队、第三队依次放箭。如此轮番射击,箭如雨下,粉碎了金兵多次猛攻,金军大败,死伤甚众。吴玠一鼓作气,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这天夜里,金军收兵,埋锅造饭,吴玠命神射手持强弓对准火光射击,吓得金兵不敢点火。夜半十分,吴玠组织奇袭,向完颜宗弼的大营发起攻击,金军人困马乏,在睡梦中又被痛打了一顿。

次日凌晨,完颜宗弼下令向宝鸡北撤。在神岔关遭到吴璘早已在山涧的埋伏。金军急忙后撤,准备转守为攻。吴玠则从背后从和尚原一路掩杀过来,金军见前有埋伏,后有追兵,损失惨重,只好弃尸躲避。金人粮草辎重均为吴玠所得,金兀术本人身中数箭,直到金人援兵赶到,这才得以突围而逃。此战是宋金战争中,金军遭遇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惨败。20余名金将被生擒,数以千计的金兵被俘,就连完颜宗弼自己也是死里逃生。和尚原大捷的消息传到朝廷,热衷于逃跑的宋高宗这时也为之兴奋,忙遣人慰劳前线将士,钦命吴玠为镇西军节度使,吴璘为康州团练使。吴玠也因此成为南宋以来第一个因军功而拜为节度使的大将。

“和尚原之战”虽然成就了吴玠的威名,但没能阻止金军大举进攻四川的步伐。敌众我寡,宋军在宋金战争中仍然处于劣势。不久之后,金人卷土重来,他们绕过和尚原,从宋军防守较为薄弱的饶风关(今陕西安康石泉西北)发起进攻。“饶风关之战”时,吴玠已经转移到祁山道上的仙人关(甘肃徽县东南)驻防。得知金军进攻,吴玠星夜兼程三百里,增援饶风关。到达后,吴玠一边修筑防御工事,一边派人给金军大将撒离喝送去一筐柑橘,并写上一张纸条:“贵军远道而来,用它聊以止渴大军远来。今日决战,各忠所事”。撒离喝收到吴玠这个礼物后,大惊失色。以手杖击地道:“怎么来得这么快呢”!

撒离喝认为吴玠善用强弓硬弩,就不再采取此前密集进攻的战术,而是改派一批精心挑选的士兵,身披重铠,登山攻险。每名重甲金兵身后都有两名士兵助推登山,也就是一人先登,后面两人紧跟;前面的士兵战死,后面的取代他继续进攻。吴玠军弓弩齐发,并用巨石向下滚压,就这样打了六昼夜,金军虽尸体堆积如山,但并没有后退。吴玠部下有一位下级军官因犯罪怕遭到处罚,偷偷投降了金军,引导金军通过祖溪小路,偷偷潜入饶风关背后。吴玠难以抵挡,于是溃败,退守西县(今甘肃陇南)。金军进入兴元,刘子羽退保三泉(今陕西宁强),筑建潭毒山城以自卫,吴玠到三泉同刘子羽会合。不久,金军北撤,吴玠急忙派兵在武休关拦截金军,掩击金军后卫部队,金兵堕落深涧而死的数以千计,遗弃全部辎重逃走。金朝开始谋划攻宋时,本以为吴玠在西边,因此通过隘阻地区从东边发起进攻,没想到吴玠奔驰而至。虽然侵占宋三郡,但得不偿失。朝廷晋升吴玠为检校少保,充任利州路、阶、成、凤州制置使。

绍兴四年(1134)二月,伤愈复出的完颜宗弼亲率10万精兵攻打仙人关。吴玠麾下的兵力才不过3万,金兀术认为一旦击败吴氏兄弟,就可乘势攻入四川,然后顺流而下直逼江南。完颜宗弼休整数日后开始向杀金坪发起猛攻。先前,吴璘在和尚原,粮饷供给不上;吴玠认为该地距离四川太远,让吴璘放弃和尚原,专门经营仙人关右边的杀金坪,吴璘率领轻兵从七方关兼程倍道赶到,同金兵连续交战七个昼夜,才得以同吴玠会合。

金兀术废九牛二虎之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终于拿下杀金坪。吴玠在第二道防线布置了熟悉的“驻队矢”,还是用老办法,以神臂弓猛击金兵。神臂弓是北宋神宗年间发明的一种弓弩,射程可达240余步,可穿透榆木,射穿铠甲。金兀术列开阵势,反复冲锋,双方死伤无数,阵地上尸体遍野。金兀术在仙人关久攻不下,始终未能突破吴玠的防线,金兵早已疲惫不堪,携带的粮草也所剩无几,许多士兵萌生退意。这天夜里,吴玠派出一支奇兵,手持长刀、大斧,擂鼓呐喊,从左右两翼杀入金兵大营。金军遭遇夜袭后,更是成了惊弓之鸟。顷刻之间,完颜宗弼的营寨就被攻破,金兵在大营丢失后的连锁反应下,全线溃败,丢盔卸甲。狼狈逃回了凤翔。金兀术失败的历史再度重写。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仙人关之战,金兀术对这首诗终于有了深刻的理解。此后,完颜宗弼再也没有踏上蜀道,在随后宋金战争中,他的作战重心也由川陕地区转移到了两淮之间。

仙人关一役,吴玠兄弟威名大震。吴玠与敌对垒近十年,尽其毕生精力,率领秦陇、川陕和家乡德顺子弟兵,长期扼守秦凤要塞,牵制、减轻了金人对东南的压力,金人再也不敢窥视蜀地。吴玠为了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又开发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深得陇陕蜀人民的拥戴。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和议再次达成。宋高宗因为吴玠功高,授他开府仪同三司、川陕宣抚使。吴玠因长期鞍马劳顿,此时已经重病缠身,这年三月上疏请求解职卸任,高宗不允。同年六月,吴玠在仙人关病逝,年仅四十七岁。高宗专门为其停止朝议两日,封赠为少师,谥号“武安”。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高宗下诏在仙人关为吴玠立庙,号“思烈”庙。淳熙三年(1176年),宋孝宗赵昚追封吴玠为“涪王”,位列南宋异姓七王之一。

关于吴玠的死因,《宋史·吴玠传》说吴玠晚年有不少不良嗜好,抢取美女,喜服丹石,咯血而死。但南宋洪迈《夷坚志·吴少师》认为:吴玠死因是其夏夜出师时本就免疫功能下降,仓促间饮用了含蚂蝗虫卵的脏水,致使体内幼虫滋长,并侵入内脏,造成寄生虫穿孔发作而咯血,引起并发症,终告不治。至于“喜饵丹石”之说,或许是名医张锐替他调制黄泥白面丸药罢了,其实与嗜毒无关。现代医学认为,《夷坚志·吴少师》说得比较靠谱。吴玠死后。西部民众时常在仙人关思烈庙时常祭拜,祷告吴玠护佑平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晋安小号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