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皇女的赏赐,郭子兴之女嫁朱元璋为何默默无闻
dnf皇女的赏赐,郭子兴之女嫁朱元璋为何默默无闻?
马大脚、郭惠妃都是郭子兴的女儿,只不过马大脚是义女,郭惠妃则是亲生女。之所以马大脚能够成为一代贤后,而郭惠妃默默无闻,主要原因在于郭惠妃的底子不干净。
马大脚、郭惠妃的事迹朱元璋在郭子兴帐下担任亲兵长期间,曾被郭子兴关入监狱禁食过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如果不是马大脚从中作梗,偷偷拿烙好的大饼塞到胸口处送给朱元璋吃,朱元璋当时就有很大的可能饿死。
称帝之后的朱元璋每每想起这件事情,总是感慨万千,毕竟烙好的大饼可是非常烫的,而马大脚则不顾大饼所带来的灼烧感,强行将大饼塞到胸口处,可见其用心良苦。
有的人或许好奇,当时朱元璋到底犯了什么过错,郭子兴为什么要将他置于死地。要将这个过错说出来的话,那将显得郭子兴非常荒唐。
这个过错就是,其他的将领都在到处为他郭子兴搜罗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而朱元璋别说奇珍异宝,就连一个银子都见不到,以至于郭子兴感觉朱元璋轻视他。
朱元璋在二十四岁那一年参军,在二十六岁那一年就察觉到郭子兴是一个难成大事的人。
当时郭子兴的根据地濠州城内并不止郭子兴一位将军,还有四位将军。这四位将军与郭子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郭子兴是地主出身,而这四位将军都是“打工者”出身,矛盾可想而知。
由于郭子兴孤身一人,面对其他四位将军,根本不是对手,多次在四位将军的手上吃到苦头。曾有一次被抓到地窖当中差点打死,若不是朱元璋将四位将军之首孙德崖贪污公款的证据摆到明面上来,估计郭子兴当时就得栽在地窖里。
朱元璋只是一个亲兵,就多次拯救郭子兴于水火,这让郭子兴很没面子,也因此郭子兴产生了除掉朱元璋的念头,上面提到的将朱元璋关入监狱禁食与此也有一定的关系。
朱元璋能够参军不到两年就当上亲兵长,可见其能力绝非常人能比(马大脚是朱元璋当亲兵长期间娶的,别以为朱元璋吃软饭),对于郭子兴的这点小九九,他肯定也能够察觉得到,因此在二十六岁那一年他决定单干。
别人单干肯定要挑选上百乃至上千上万的兵马,而朱元璋单干仅仅只挑选了二十四个人,这二十四个人个个都是后来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其中就有徐达、汤和、周德兴。
自从朱元璋拿下应天开始,就大有一副争雄的势头,四处侵略。在这期间,马大脚一直尽心尽力的当好贤内助的角色。
朱元璋这个人的疑心并不是一般的重,他为了避免将领叛变,每一次领军出征都将将领的家人留在后方,由马大脚负责看管,当攻克城池,再由马大脚负责将将领的家人送到前方。
争雄初期,朱元璋论武力比不过西边的陈友谅,论财力比不过东边的张士诚,而要做大做强,与陈友谅、张士诚有地盘上的冲突是很正常的。
龙湾之战,陈友谅率领十万水军顺流而下,直扑应天,朱元璋的手下直接乱成一锅粥,毕竟陈友谅有着当时最为先进的战船,这种战船最高的能够高达三层楼,其恐怖可想而知。别说与这种战船战斗了,单单是看着这种战船,都能给人的心里莫名的造成一股压力。
面对如此劲敌,朱元璋没有退路,只能够坚守,如果投降,必将死于陈友谅之手。
如果说是别的女人,可能在这个时候就“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了,而马大脚非但不“大难临头各自飞”,还将自己积攒的所有金银财宝全部拿出来犒赏将士,亲自与将士的家属缝补各种衣服、鞋子,支持将士,总的来说就是尽自己所能,支持丈夫朱元璋。
后来朱元璋不辜负马大脚的期望,在龙湾、狮子山一带设下埋伏,引陈友谅的水军上岸,将其击溃。
在朱元璋尚未称帝之前,马大脚就尽显贤后本色,等到朱元璋称帝之后,贤后本色更是一览无疑。
在马大脚活着的时候,朱元璋的饮食一直是由马大脚负责。当时的马大脚已经贵为皇后,哪里需要再跟之前一样照顾朱元璋的饮食,宫里要太监,有太监,要宫女,有宫女。
马大脚之所以这样做,是替宫里的太监、宫女着想。朱元璋或许会有一两天得病不处理奏折,但是绝对不会一两天不吃饭。饭天天都吃,总会出现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太监、宫女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
就比如有一次,朱元璋喝汤的时候嫌汤冷了,一下子就将汤洒在地上。如果当时饮食工作不是由马大脚负责,在场的太监、宫女都难逃一死,多亏是由马大脚负责,此事才不了了之。
马大脚陪伴朱元璋一路走来,经历过无数的艰辛,不过幸运的是能够修成正果。
一般女人在修成正果之后,肯定会过上极为奢侈的生活,但是马大脚不一样,别的皇后穿衣服从来只穿一遍,而她穿衣服不断的穿,不断的洗,以至于衣服上有明显的皱纹。要是碰上灾年的话,她还会带领后宫的妃子一块吃素,祈求上天,保佑大明天下永世昌盛。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功臣基本上都遭到了朱元璋的血洗,能够活到善终的寥寥无几,两只手就能够数得过来。
马大脚虽然不能够从朱元璋的手中将开国功臣全部救下来,但是也尽自己所能,劝说朱元璋,救下来一些。这一些分别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亲外甥李文忠、太子老师宋濂、大都督府参军郭景祥等等。
最能够体现出马大脚是一个贤后的,莫过于她临终前不肯喝太医熬给她的药。不是她不想喝,是因为她感觉到她已经活到头了,无论药喝下去还是不喝下去,都难逃一死。
而她一旦喝下去,去世之后,那个为她熬药的太医也一定与她一样难逃一死,因为朱元璋肯定不会放过熬药的太医。为了保全太医,她只能忍着痛苦不喝药,试问纵观整个封建社会,有几个皇后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马大脚的事迹数不胜数,而郭惠妃的事迹则寥寥无几,至于她在宫中过得如何,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关于她的记载,最长的一句是她生儿子的记载——“郭惠妃生蜀王椿、代王桂、谷王橞”。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郭惠妃在宫中的生活,但是可以判断出她在宫中的生活肯定过得不怎样,如果说过得有滋有味的话,史书上一定会有记载。
郭惠妃是仇人之女郭子兴1355年去世,由于朱元璋与郭子兴同隶属于红巾军系统,再加上两人有着姻亲关系,作为红巾军系统掌舵者的小明王将朱元璋部、郭子兴部,合为一部,主将由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担任,副将则由郭子兴的妻弟张天祐与朱元璋共同担任。
朱元璋部在军队中占有很大的成分,再加上朱元璋有徐达、汤和、李善长、冯国用辅佐,郭天叙与张天祐都不是朱元璋的对手,虽然明面上郭天叙的权力大过朱元璋,但其实根本制衡不了朱元璋,还反过来让朱元璋制衡。
元至正十五年,民间地主陈埜先与元朝廷合力围剿太平,而当时的朱元璋正在太平当中。由于敌方的人数太过于庞大,单是陈埜先所率领的民兵就高达数万人,朱元璋逐渐呈现出不支的之势,多亏急中生智,率领一支大军饶后前后夹击,才得以击溃元朝廷,生擒陈埜先。
陈埜先是一个奸诈的人,朱元璋劝他投降加入红巾军,他明面上表示同意,但是在背地里却与元朝集庆城的守将福寿暗中来往。朱元璋扣了他的家属,叫他与张天祐去攻打集庆,结果他只在旁边看。
经此一战,朱元璋知道了他的小心思,决定来一次借刀杀人,故意放了他的家属,叫郭天叙与张天祐与他一块合力攻打集庆。结果可想,而知,郭天叙与张天祐遭到了城内的守将福寿攻打,又遭到了城外的陈埜先攻打,无力回天,命丧黄泉。
自从郭天叙、张天祏战死沙场,朱元璋彻头彻尾的成了军中唯一说了算的人物。而作为郭子兴次子的郭天爵,眼看着郭家的财产全部落入朱元璋的手中,心生不满,时不时的就发牢骚。
当时的郭天爵手中一没有兵,二没有权,只是朱元璋的下属。对于郭天爵发牢骚的行为,朱元璋采取的手段非常果断,那就是杀。
郭子兴怎么想都没有想到,他的两个儿子郭天叙与郭天爵都死在了朱元璋的手中,而他唯一的一个女儿郭氏则沦落为朱元璋的小妾,这个小妾就是后来的郭惠妃。
朱元璋对于郭惠妃而言,有着杀兄之仇,纵管朱元璋吃了雄心豹子胆,都不敢过于宠爱,毕竟是有生命危险的,这也是为什么郭惠妃在历史上只留下生儿子的记载。
有的人或许会说,朱元璋都将她的两个兄长都杀掉了,干嘛不杀掉她?这有很大的可能是马大脚从中作梗,阻止这朱元璋的残暴行为。
有的人或许又会说,马大脚难道不是郭子兴的养女吗?为什么朱元璋敢宠爱马大脚?养的毕竟跟亲生的有一定的差别。在那个夫唱妇随的年代,想要指望养女为己报仇,杀掉丈夫,几乎不可能。
结语
马大脚的父亲马公怎么想都没有想到,他托付给好友郭子兴所抚养的女儿,竟然能够有一天成为一代贤后。要知道,他只不过是一个以仗义出名,杀了人逃亡在外的老汉。
女皇武则天是怎样的人?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唐朝,尤其是初唐,是个相当开放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开放,不仅表现在文化、政治以及中外交流上,且表现在社会风气上,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妇女有着和男子近乎平等的地位。
一、得宠之前的武则天
在如此社会风气的烘托下,走出了一个千古绝唱的女人,一个长期被男性津津乐道的女人,一个永远被女性当做荣耀的杰出女性。这个女人叫武则天。
她是唐初二等功臣武士彠的小女儿,父亲亡故后,跟着守寡的母亲杨氏生活。由于杨氏是武士彠的填房,故而她们母女受尽了正房子女的欺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武则天,产生了想要摆脱因境成为人上人的强烈意愿。
十四岁那年,唐太宗听说她长得美,将她召入宫里做才人(嫔妃的一种名号)。按说,上层社会的家庭是不愿让女儿进宫的。因那意味着从此天各一方。可君王之命不能违,母亲杨氏大哭着与女儿决别。而武则天却洒脱得很,不仅洒脱,且带着兴奋说:“见天子岂知不是福,何必为女儿哭泣!”
进了宫,因模样妩媚,唐太宗给她赐了个号,唤作“武媚”。据武则天日后回忆,那段时光,她是得宠的。这完全是言过其实,因为一则她的才人名号始终未曾向上挪动过,二则正处于生育旺期的她却从未怀孕过。
在唐太宗弥留之际,武则天生出了浓重的心事:按照唐朝内宫规矩,先帝驾崩,凡没子女的嫔妃,都要被送入寺庙,出家为尼。这规矩等于要把她余下的漫长生涯,断送在青灯黄卷边。这是她所不愿的。为了改变命运,她使出手段,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暧昧关系。
二、坐稳皇后之位的武则天
尽管按例她还是被送进了感业寺,然对她魂牵梦萦的李治,在上台后不久,就迫不及待地将她接进了宫。唐高宗的王皇后是欢迎武则天的,因她正在嫉妒嫔妃萧良娣的受宠,而要武则天来帮她一把。
武则天百般奉迎王皇后,在取得昭仪名号,再夺了萧良娣的宠以后,她变换策略,开始打击王皇后,欲取而代之。她不择手段,将王、萧二人置于死地。
武则天在她的左右手李义府、许敬宗的帮助下,终于成了皇后。然而她是杀开一条血路,才冲破重重阻力的。在这前后,曾反对过她做皇后的元老大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来济等等,不是被赐死,就是被送上了断头台。在她成了皇后后,大臣上官仪密奏唐高宗,说她作威作福,滥用大权,建议将她废黜。
唐高宗同意了,可武则天闻讯后,反而逼唐高宗处死了上官仪。上官仪的被除,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分水岭标志着武则天彻底控制了政权。
三、控制朝局的武则天
唐高宗长期头昏目眩,史称“痛风”,可能患有今天高血压的病,苦于理政,加上性格多少有些懦弱,很需要这个能干的皇后来帮他分担政务。每次上朝,唐高宗和武则天并坐在宝座上,在前面垂一道帘子。百官所奏的各种政事,多由她决断。各级机构、官员上表,将他们并称为“二圣”。
中国史学界在对武则天的研究中,一直将“二圣”这个称呼作为武则天准备夺取帝位的过渡信号。其实不然,“二圣”并非武则天的独创,隋朝的独孤皇后与隋文帝也曾并用过这个称号,其只是显示了皇后与君主并驾齐驱的地位。
真正的信号,是在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她借唐高宗称号“天皇”之名,自己进号为“天后”。天后的提法旷古未有,其使皇后从皇帝的偶,提升为上天所降赐的女性最高掌权者。此时,为病魔所苦的唐高宗,对武则天失去了最后的约束力。不仅一任她所为,更准备下诏将帝位转给她,只是在宰相的劝阻下才作罢。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由武则天所生的第二子李显继位(庙号唐中宗)。唐高宗共有八子,其中武则天生了四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早先册了宫人刘氏所生的李忠为太子,后被武则天用李弘所取代。李弘成了太子,却在许多方面与母亲不同心而遭鸩杀,改立李贤为太子。李贤仍看不惯母亲结果流放远地被逼自杀。
李显是个无用之人,加上唐高宗有遗言,凡不能决定的军国天事,均由武则天处置,从而他只是个供摆设的傀儡。实际是皇太后武则天在临朝称制。
尽管李显无半点君主气象,可武则天为了加重她专权的威势,仅两个月,就将他废为庐陵王,外迁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另立李旦为帝(庙号唐睿宗)。李旦是比李显更为虚化的政治符号,大小政务的处理权,全部落到了武则天手里。
李显、李且均是长君,也就是成年的君主,按理应该由他们来亲政。然武则天非但把他们当成傀儡,且毫无顾忌地玩废立君主的游戏,吞噬了唐朝的政柄。这激起了所有忠于唐朝的政治势力的愤怒,他们为了维护唐朝和唐朝给他们带来的利益,纷纷起来,从朝内到朝外,用各种方式,反对武则天的行径。
反对得最激烈的,是李勣的儿子徐敬业,他以匡复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起了反武的旗帜,自称匡复府上将,组军十万多,兴师问罪。武则天沉着应对,命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率三十万大军,前去征讨。
徐敬业的军事才干远不及他的父亲,在战略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不渡江向洛阳挺进,而贪于在江南发展地盘。最后,兵败被部下所杀。徐敬业的军事反武,不过是昙花一现,仅三个月便败,而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为他所撰写的《讨武曌檄》,倒成了一篇经典散文,流传千古。武则天读了,竟说:“此人没能为我所用,这是宰相的过失。”
继徐敬业之后,唐宗室成员也付诸了军事行动,唐太宗之子越王李贞起兵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琅邪王李冲父子起兵于豫州(今河南汝南),然均被武则天所镇压。
朝内反武的代表,是宰相裴炎。他要求武则天归政于唐睿宗,被武则天投入大狱后再处死。
为扫清朝内的政治阻力,她制造了“铜匦”,接受来自各方上下的言论,更接受不论事实的告密。只要符合她的心思,不仅于以接见,还可破格升官。即使告密失实,也不追究。如此,使朝廷臣僚们随时可能处于被告密的危险之中。此外,她大用酷吏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人,让他们用各种惨无人道的刑具,审讯被告入狱者,并将其大多折磨至死。恐怖的气氛笼罩于整个朝廷,以致大臣每日早晨上朝,都要和家人诀别。如此,凡是不利于武则天的臣僚,几乎被清除一空。她大开杀戒,不仅杀宗室,杀大臣,且清算了从前欺负她的同父异母兄弟,除去了阻挡她篡权的家庭成员。
四、称帝后的武则天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一脚踢开了唐睿宗向天下宜布易唐朝为周朝自己走上皇位,号“大周圣神皇帝”。作为女皇的武则天,以她独特的政治手腕,经营她来之不易的周朝。
为打破传统政治格局,以建立承认她的政治基础,一边不拘一格,把仕途向所有人开放,有意造成官吏冗多的现象;一边对那些不称职者,随时予以贬职与杀戮。这种带有滥用性质的走马灯式的用人方式,为她改造了朝廷的人事组织,彻底实现 了政由己出的政治局面。
然而,同时她又用她的慧眼在审察着 臣僚,对那些正直并有才干的大臣,如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不仅给予一定的保护,还放手予以任用。在这些大臣的辅助下,朝廷逐渐出现了转机与生机。
五、武则天的功过
武周王朝是乱的,但只是乱在初期,乱在官场,乱在中央,而整个社会基本仍处于安宁的状态。当中央政府按照武则天的意志被改造后,乱就结束了(比如酷吏在完成作用后,全得到了严 惩),重新发挥了正常的政治功能。
客观而言,武则天的政治作为,大部分还是建设性的,其为“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做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外交和民族关系上,武周王朝是有得有失。早在垂拱年间,吐蕃以强劲之势,向西域发展,迫使唐朝放弃了对于阗、疏勒、龟兹、碎叶等安西四镇的控制权。长寿元年(公元692年), 武则天调大军奔赴西域,征讨吐蕃,连克四镇,再度设置了安 西都护府。
在东北,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两次派出讨伐大军 ,一次中伏全军覆灭,一次大败而回。接着,她在神功元年(公元 697年)第三次派出达二十万的大军,击破契丹,迫使契丹余众投奔突厥。
在政权结构上,武则天在任用了一批原唐大臣的同时,将她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安排到了执政的位置上,以构成武周王朝的特征。此外,她还先后置换了不少面首,如和尚薛怀义、 御医沈南、美少年张昌宗与张易之兄弟等,一则消除理政的疲 惫,愉悦身心;二则作为政治羽翼以强化她的私人政治。
然而,不管武则天多么精明强干,能在许多无路的地方走出路来,但在改唐为周后,作为李唐皇族的媳妇,又作为武氏家族 的族长,遇到了一个难以克服的悖论式的难题:在她百年之后,到底将皇位传给儿子,还是传给侄子?
六、皇位传承困扰下的武则天
传给儿子,无疑会恢复李唐王朝;传给侄子,在姓氏上虽顺理成章,可究竞是传给了外人。武则天为此踌躇日久,在狄仁杰、李昭德等大臣的劝喻下,最终,她将李显接了回来,立为太子。
神龙元年(公元71年)年初,趁年事已高的武则天病重之机,宰相张柬之会同大臣敬晖、崔玄玮、桓彦范、袁恕己,组织羽林军发动了政变。杀死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逼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的武则天将皇位传给李显,使李唐王朝复辟成功。
当年的年底,被迁人冷宫的武则天在弥留之际,被迫取消了武周的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去世后,与唐高宗合葬在乾陵(今陕西乾县境内)
在名分上,她只是以皇后的身份,与丈夫唐高宗合葬。但由于她在历史上的影响比唐高宗大得多,后世已将乾陵视为她的陵墓。,反而把唐高宗淡化了。
为客观体现陵主身份,学者在1994年参加国际武则天学术研讨会时在与会论文的开首写道:“乾陵葬了两个皇帝,一个男皇帝,一个女皇帝”。
兰亭序真迹在谁的墓葬中?
王羲之最杰出的书法作品就是《兰亭序》,历代帝王都将其视为绝世珍宝来典藏,甚至是那它来陪葬。
据《后唐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历尽波折终于获得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李世民对它爱不释手,每天都将《兰亭序》枕在脑袋下面,生怕丢了这个宝贝。
李世民也是一个书法迷,所以他派人临摹了一幅《兰亭序》给大臣看,真迹只有他自己一人可以看!
直到去世,李世民还将《兰亭序》真迹带入棺材,让其陪葬自己。
但是200多年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出了一位名叫温韬狂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兰亭序》真迹并不在李世民的昭陵中!他为什么知道呢?因为他把李世民的昭陵盗窃一空,但没有找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
温韬本是陕西当节度使期间,利用职务的便利,一口气盗了17座唐皇陵,唯独一座唐皇陵没有盗墓成功。这座陵墓就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乾陵,所以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很有可能就在其中!为什么温韬不盗取乾陵呢?不是因为他不想,而且他不敢和不能!
据史书记载,温韬曾三次派了数万大军来挖掘乾陵,但是每次上山都遭遇了漂泊大雨,人马刚撤下了,大雨就停下了。温韬感觉很邪门,心想是不是女皇武则天显灵了,于是心有余悸,不敢再挖乾陵了。
其实在温韬之前,唐末起义军头领黄巢,曾动用40万大军来盗掘乾陵,最后都把一座山的一半削平了,也没有找到乾陵的墓道口。后来,前方又有战事,黄巢只好停止盗掘乾陵,带领士兵们打仗去了。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这条沟就是黄巢大军的杰作,它也被人称为“黄巢沟”。
看到这里,大家估计知道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在哪里了吧!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陪李世民下葬不假,但是很有可能后来被武则天占为己有了,继而陪葬了武则天的乾陵!
民国时期,军阀孙连仲带领一个正规师的兵力来挖乾陵,甚至用炸药炸,但还是没有找到乾陵墓道口。
无心插柳柳成荫!1958年,乾陵的墓道口被几个农民发现了。郭沫若也猜想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在乾隆,于是打报告挖掘乾陵。但上级以“保护文物的技术跟不上”、“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为由,拒绝了郭沫若的要求,挖掘乾陵的行动也停止了。
乾陵作为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 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最有可能在这座陵墓里面。或许,在将来某个时候,技术跟得上了,《兰亭序》真迹将重见天日,让书法迷们大饱眼福!
我国有哪些冷历史和趣历史?
历史上有趣的事情很多,有的并不为很多人所知,简单举几个乱世枭雄的例子: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南平国,也称荆南,其统治者为高季兴以及后来其子高从诲,他们利用荆南地处水路要冲的便利,经常截下各地向中原王朝的贡品或者其他物品,如果被夺了东西的那些国家大怒发出战争威胁,他们也不吃眼前亏,打不过就立刻奉还物品,但是下次还继续夺,因此搞得周边的国家都称其为“高无赖”或者“高赖子”。
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因为深知创业之艰难,自己给自己弄了一个“警枕”,就是很硬的一个枕头,睡起来不舒服,一旦有事就能很快醒来。他还喜欢微服私访,一次微服出去很晚才回到杭州,城门已经关闭,他叫门,守门军士说:虽大王来亦不可开。他只好想办法从其他门入城了。第二天,他找到守门军士,对其忠于职守大加赏赐。
来到民国时期,“狗肉将军”、山东省主席张宗昌,有著名的“三不知”,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小老婆。他还喜欢作湿,他所作的“诗”往往粗鄙可笑,比如《游泰山》: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我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他还出了一本《效坤诗钞》,因为他字效坤。他手下军队还养着几千从苏联逃到中国来的白俄兵,这些兵一上战场就兴奋,一手拿着白兰地伏特加等洋酒,一手拿着步枪,勇猛无比,是张宗昌的一张王牌。
四川军阀杨森,生性淫荡好色,光是有名分的妻妾就有12个人,不知名的还有很多,恶心的是他把十四岁的养女“破瓜”并纳为妾,搁现在,这属于强奸幼女!据说蒋介石到四川看到他妻妾成群,委婉的劝其注意节欲养生,杨森的回答牛啊,他一个立正说:报告委座,属下身体很好!蒋介石除了大摇其头也只能听之任之,毕竟是人家私生活。不过杨森说自己身体好还真不是吹牛,他一直活到九十多岁高龄而终,老了以后也“性”趣不减,看来长寿不一定要节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