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偏转,怎样测量地线电阻
st偏转,怎样测量地线电阻?
接地电阻所具备传统的辅助地极测接地电阻的功能和无辅助地极测量的独特功能,不仅改变了测试接地电阻传统的测量原理和手段,而且在无需打辅助地极,也无需将接地体与负载隔离的情况下,实现了在线测量。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有关接地电阻的一些常识。
一、什么是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就是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它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本身的电阻、接地体与大地的电阻之间的接触电阻以及两接地体之间大地的电阻或接地体到无限远处的大地电阻。接地电阻大小直接体现了电气装置与“地”接触的良好程度,也反映了接地网的规模。在单点接地系统、干扰性强等条件下,可以采用打辅助地极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接地电阻主要分以下三种。
1.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混凝土、电杆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1Ω以下
2.防静电接地: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将易燃油、天然气贮藏罐和管道、电子设备等的接地。
3.防雷接地:为了将雷电引入地下,将防雷设备(避雷针等)的接地端与大地相连,以消除雷电过电压对电气设备、人身财产的危害的接地,也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二、接地电阻的主要功能
接地电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确测量大型接地网接地阻抗、接地电阻、接地电抗
●精确测量大型接地网场区地表电位梯度
●精确测量大型接地网接触电位差、接触电压、跨步电位差、跨步电压
●精确测量大型接地网转移电位
●测量接地引下线导通电阻
●测量土壤电阻率
三、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
1.接地电阻测试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e. 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2.接地电阻测试仪 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亦可测量低电阻导体的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
3.本仪表工作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附件有辅助探棒导线等,装于附件袋内。其工作原理采用基准电压比较式。
4.使用前检查测试仪是否完整,测试仪包括如下器件。
a.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台
b.辅助接地棒二根
c.导线5m、20m、40m各一根
5.使用与操作 1、测量接地电阻值时接线方式的规定仪表上的E端钮接5m导线,P端钮接20m线,C端钮接40m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被测物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且Eˊ、Pˊ、Cˊ应保持直线,其间距为20m。
a.测量大于等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1 将仪表上2个E端钮连结在一起。如下图所示:
图片说明:测量大于等于1 接地电阻时接线图
b.测量小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2 将仪表上2个E端钮导线分别连接到被测接地体上,以消除测量时连接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引入的附加误差。如下图所示:
图片说明:测量小于1 接地电阻时接线图
c.操作步骤
(1)仪表端所有接线应正确无误;
(2)仪表连线与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应牢固接触;
(3)仪表放置水平后,调整检流计的机械零位,归零;
(4)将“ 倍率开关”置于最大倍率,逐渐加快摇柄转速,使其达到150r/min.当检流计指针向某一方向偏转时,旋动刻度盘,使检流计指针恢复到“0”点。此时刻度盘上读数乘上倍率档即为被测电阻值;
(5)如果刻度盘读数小于1时,检流计指针仍未取得平衡,可将倍率开关置于小一档的倍率,直至调节到完全平衡为止;
(6)如果发现仪表检流计指针有抖动现象,可变化摇柄转速,以消除抖动现象。
四、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7.仪表携带、使用时须小心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注:避雷针的地线属于防雷保护接地,如果避雷针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接地电阻都是按要求设置的,那么就可以将防静电设备的地线与避雷针地线接在一起,因为避雷针的接地电阻比静电接地电阻小10倍,因此发生雷电事故时,大部分雷电将从避雷针地泄放,经过防静电地的电流则可以忽略不计
五、接地电阻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存放保管本表时,应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为宜,避免受潮,应防止酸碱及腐蚀气体。
2.测量保护接地电阻时,一定要断开电气设备与电源连接点。在测量小于1Ω的接地电阻时,应分别用专用导线连在接地体上,C2在外侧P2在内侧如图四所示:
3.测量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时,不能按一般接线方法测量,可参照电流表、电压表测量法中的规定选定埋插点。
4.测量地电阻时最好反复在不同的方向测量3~4次,取其平均值。
5.本仪表为交直流两用,不接交流电时,仪表使用电池供电,接入交流时,优先使用交流电。
6.当表头左上角显示“←”时表示电池电压不足,应更换新电池。仪表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全部取出,以免锈蚀仪表。
东航载132人客机坠毁?
东航空难现场,发现乘客手写的字条,看完心都碎了,看看以往的空难,就知道这132人还有多少生还的可能!
3月21日,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空难事件,一架由昆明飞往广州的东航客机MU5735,在广西梧州的一片山林中坠毁,爆炸还引发了山火,有监控,拍下了飞机头朝下直接掉落了下来,搜救人员连夜展开了搜救,在现场还发现了乘客写下了字条,看完之后让人泪目揪心
我第一次坐飞机的体验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第一次体验了坐飞机的感觉,而且也是从昆明长水机场起飞,只不过是飞往腾冲驼峰机场
以前没有坐过飞机的时候,特别的想体验一次,只要听到谁说坐飞机了就很羡慕,但是当我真正坐上去的时候,就被吓到了
首先,飞机会慢慢地行驶到跑道上,然后开足马力向前冲去,那个速度可比坐车快多了,不一会飞机就抬头起飞了,就在这时,就有害怕的感觉了,因为会产生强烈的失重感,头部很不好受,总之那种感觉难以形容,只有体验过才知道,大约飞了半个小时,就产生了强烈的颠簸,空姐说这是遭遇了气流
听到她这样的安慰,紧绷的神经就放松了下来,但是后面颠得越来越厉害,于是又害怕到了极点,甚至是闭上眼睛不敢看外面,但是飞机起飞有明显的感觉,就像刚才说的也会有失重感,所以心里想着赶紧到达目的地降落,那样才会安心,但我看看身边的人都很淡定,心想可能是我胆子太小了,最终看见了机场飞机的高度也降低了,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本次东航事件让人特别的揪心,人们都在担心着机组人员和乘客,上面搭载了123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加起来一共132人,而且都是中国同胞
本次航班在3月21日13点15分起飞,计划15点05分到达广州,谁知飞到了广西梧州,突然坠毁在了一处山林中,还冒起了浓烟滚滚,因为飞机爆炸引发了山火
事故的原因还没有查清,还需要等待官方消息,但是人们最担心的是机上人员的安全
以往空难案例分析东航生还可能性要想弄清楚东航MU5735的生还率,就不得不说说以往的空难事件,总体上来说,空难的生活率是很低的,不过也有奇迹的发生
比如,1972年,一支乌拉圭球队乘坐飞机前往智利的圣地亚哥比赛,飞行到安第斯山脉的时候,因为遭遇了极端天气,飞机跟雪山发生了撞击,造成了飞机坠毁,第一次撞击的时候就有五人遇难
机上一共搭载了45人,飞机坠落的时候,21人当场死亡,剩下了24名幸存者,但因为这里是雪山,他们没有等到救援,有8人在逃生的时候又被雪崩覆盖了,最终剩下的16人等待了72天,终于等到了救援,这也被称为“安第斯奇迹”
同样是在1972年,南斯拉夫也发生了空难事件,飞机从万米高空坠落,但有一名空姐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她的名字叫做维斯娜乌洛维奇,在1972年1月26日下午,南斯拉夫367航班从瑞典起飞计划飞往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飞机飞到捷克的时候就发生了意外,此时正处在万米高空,飞机却发生了爆炸,有很多人当场就被炸死
炸出的破洞导致冷空气进入,加上低压低氧的环境,造成一些乘客肺部膨胀而死,还有的直接被甩出了机舱
飞机最终坠毁,除了这名空姐,无一生还,因为空姐在的位置远离爆炸点,但是爆炸的冲击波把她推向了一个死角处,而且困在了里面,不能动弹,然后随着飞机一同坠落,最后这名空姐掉在了一个雪堆上面,因为有飞机残骸为她提供了保护,所以才大难不死
还有日本的JA123航班,成为了最严重的单机空难事件,导致516人死亡,不过也有4人生还,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是因为固件松动引发的飞机事故
伊春空难造成44人遇难,52人受伤,原因是机长失误导致的,因此他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我们看到本次东航MU5735是飞机头朝下坠落的,还发生了爆炸引起山火,搜救人员发现了很多飞机的残骸,那么还会有生还者吗?
飞机在万米高空坠毁,生还的概率已经很低了,而且本次东航是机头朝下垂直坠毁的,造成的伤害也会更大,可想而知上面的人会遭遇多大的恐惧感和无助感
虽然说我国在2010年的伊春空难,还有50人幸存,生还率超过了50%,但那次事件跟本次事件不同,伊春空难的飞机是着陆时发生的意外,东航空难是在8800多米的高空坠毁的,如此高的高度,加上快速的撞击(坠毁只用了两分多钟)
会产生强大的撞击力和爆炸力,连金属的飞机结构都成了碎片,已经没有了完整的机身,所以生还的几率是很渺茫了,这就让人特别的揪心,现场的记者看到了飞机的残骸也是含泪报道,不过我们还是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搜救人员秉承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不会放弃丝毫的机会,因此,他们连夜奋战
搜救现场发现字条在搜救现场发现了很多掉落的物品,比如钱包证件等等,而且还发现了写着字的纸张,上面依稀能看见平平安安的的字句,当看完这张字条,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心都碎了,实在太悲痛了,所有人是多么的希望他们还活着
虽然生还的几率很渺茫了,我们还是祈祷奇迹的发生,希望乘客掉落到了山林中,被树枝档了下来
为什么说德军在1942年之后注定要失败?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多多关注!
不能说1942年就已经注定失败,而是1942年纳粹德国的无厘头误判让德国彻底走上了不归路。
在1942年,很多事情还没有最终成型,德国如果能及时调整战略,未必会输的一无所有,可惜他在大的世界形势判断中一再失误彻底断送了他。
他一味的强调进攻苏联,事实上,他已经没有短时间内打败苏联的能力了。此时,日本已经对美开战,而日本攻击苏联的可能性已经降到零,苏联可以全力以赴的对付德国,这让德国的闪电战失去效力,而要比资源,打消耗,德国明显力不从心,虽然他在局部能打出很好的战果,但是想像闪电战那样迅速决定战局的情况已经不可能发生了,而对苏作战时间越久,对他就越不利。
本来美日开战,他不用忙着对美宣战,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日本偷袭珍珠港仅仅四天之后,希特勒就对美宣战,你这等于把美国推向了苏联一方,在美国的大力援助下,苏联在战争初期损失的那些粮食,稀有金属,工业设施等资源迅速得到补充,这使得德国在对苏作战初期赢得的大片国土和资源优势一下子就化为乌有了,对苏作战更是雪上加霜。
其实此刻,英美和苏联虽然达成了共同对付德国的共识,但实际上双方根本缺乏信任,敌意仍然十分浓厚,互相都在防着对方。德国应该利用这个矛盾,展开国际斡旋,即便不能拉住其中一方,也不要把他们最终推到一起,可是德国执意全面开战,让英美苏最终达成了不单独和德国签合约的条款,使得政治形势走向恶化。
希特勒太过自信,认为1942年能够解决苏联是这一系列不利形势出现的关键,而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和美国全面战争动员的完成,他的败局就已经注定。
x和y方向同时输入同频率的正弦或余弦信号?
由示波管的原理可知,一个直流电压加到一对偏转板上时,将使光点在荧光屏上产生一个固定位移,该位移的大小与所加直流电压成正比。如果分别将两个直流电压同时加到垂直和水平两对偏转板上,则荧光屏上的光点位置就由两个方向的位移所共同决定。
如果将一个正弦交流电压加到一对偏转板上时,光点在荧光屏上将随电压的变化而移动。当垂直偏转板上加一个正弦交流电压时,在时间t=0的瞬间,电压为Vo(零值),荧光屏上的光点位置在坐标原点0上,在时间t=1的瞬间,电压为V1(正值),荧光屏上光点在坐标原点0点上方的1上,位移的大小正比于电压V1;在时间t=2的瞬间,电压为V2(最大正值),荧光屏上的光点在坐标原点0点上方的2点上,位移的距离正比于电压V2;以此类推,在时间t=3,t=4,…,t=8的各个瞬间,荧光屏上光点位置分别为3,4,…,8点。在交流电压的第二个周期、第三个周期……都将重复第一个周期的情况。如果此时加在垂直偏转板上的正弦交流电压之频率很低,仅为lHz~2Hz,那么,在荧光屏上便会看见一个上下移动着的光点。这光点距离坐标原点的瞬时偏转值将与加在垂直偏转板上的电压瞬时值成正比。如果加在垂直偏转板上的交流电压频率在10Hz~20Hz以上,则由于荧光屏的余辉现象和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就不是一个上下移动的点,而是一根垂直的亮线了。该亮线的长短在示波器的垂直放大增益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于正弦交流电压峰一峰值的大小。如果在水平偏转板上加一个正弦交流电压,则会产生相类似的情况,只是光点在水平轴上移动罢了。
如果将一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电压(如锯齿波电压)加到一对偏转板上,则光点在荧光屏上又会怎样移动呢?参看图5-5可见,当水平偏转板上有锯齿波电压时,在时间t=0瞬间,电压为Vo(最大负值),荧光屏上光点在坐标原点左侧的起始位置(零点上),位移的距离正比于电压Vo;在时间t=1的瞬间,电压为V1(负值),荧光屏上光点在坐标原点左方的1点上,位移的距离正比于电压V1;以此类推,在时间t=2,t=3,...,t=8的各个瞬间,荧光屏上光点的对应位置是2,3,…,8各点。在t=8这个瞬间,锯齿波电压由最大正值V8跃变到最大负值Vo,则荧光屏上光点从8点极其迅速地向左移到起始位置零点。如果锯齿波电压是周期性的,则在锯齿波电压的第二个周期、第三个周期、……都将重复第一个周期的情形。如果此时加在水平偏转板上的锯齿波电压频率很低,仅为1Hz~2Hz,在荧光屏上便会看见光点自左边起始位置零点向右边8点处匀速地移动,随后光点又从右边8点处极其迅速地移动到左边起始位置零点。上述这个过程称为扫描。在水平轴加有周期性锯齿波电压时,扫描将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光点距离起始位置零点的瞬时值,将与加在偏转板上的电压瞬时值成正比。如果加在偏转板上的锯齿波电压频率在10Hz~20Hz以上,则由于荧光屏的余辉现象和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就看到一根水平亮线,该水平亮线的长度,在示波器水平放大增益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于锯齿波电压值,锯齿波电压值是与时间变化成正比的,而荧光屏上光点的位移又是与电压值成正比的,因此荧光屏上的水平亮线可以代表时间轴。在此亮线上的任何相等的线段都代表相等的一段时间。
如果将被测信号电压加到垂直偏转板上,锯齿波扫描电压加到水平偏转板上,而且被测信号电压的频率等于锯齿波扫描电压的频率,则荧光屏上将显示出一个周期的被测信号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如图5-6所示)。由图5-6所示可见,在时间t=0的瞬间,信号电压为Vo(零值),锯齿波电压为V0′(负值),荧光屏上光点在坐标原点左面,位移的距离正比于电压V0′;在时间t=1的瞬间,交流电压为V1(正值),锯齿波电压为V1′(负值),荧光屏上光点在坐标的第Ⅱ象限中。同理,在时间t=2,t=3,…,t=8的瞬间,荧光屏上光点分别位于2,3,…,8点。在t=8瞬间,锯齿波电压由最大正值V8′跳变到最大负V0′,因而荧光屏上的光点也从8点极其迅速地向左移到起始位置0点。以后,在被测周期信号的第二个周期、第三个周期……都重复第一个周期的情形,光点在荧光屏上描出的轨迹也都重叠在第一次描出的轨迹上。所以,荧光屏上显示出来的被测信号电压是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波形曲线。
若被测信号电压的频率等于锯齿波电压频率整数倍数时,则荧光屏上将显示出周期为整数的被测信号稳定波形。而当被测信号电压的频率与锯齿波电压的频率不成整数倍数时,则荧光屏上不能获得稳定的波形,如图5-7所示。在图5-7中,第一次扫描时,屏上显示的是0~1这段波形曲线;第二次扫描时,屏上显示1~2这段波形曲线;第三次扫描时,屏上显示2~3这段波形曲线;……可见,每次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曲线都不同,所以图形不稳定。
由上述可见,为使荧光屏上的图形稳定,被测信号电压的频率应与锯齿波电压的频率保持整数比的关系,即同步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点,就要求锯齿波电压的频率连续可调,以便适应观察各种不同频率的周期信号。其次,由于被测信号频率和锯齿波振荡信号频率的相对不稳定性,即使把锯齿波电压的频率临时调到与被测信号频率成整倍数关系,也不能使图形一直保持稳定。因此,示波器中都设有同步装置。也就是在锯齿波电路的某部分加上一个同步信号来促使扫描的同步,对于只能产生连续扫描(即产生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锯齿波)一种状态的简易示波器(如国产SB-10型示波器等)而言,需要在其扫描电路上输入一个与被观察信号频率相关的同步信号,当所加同步信号的频率接近锯齿波频率的自主振荡频率(或接近其整数倍)时,就可以把锯齿波频率“拖入同步”或“锁住”。对于具有等待扫描(即平时不产生锯齿波,当被测信号来到时才产生一个锯齿波进行一次扫描)功能的示波器(如国产ST-16型示波器、SBT-5型同步示波器、SR-8型双踪示波器等等)而言,需要在其扫描电路上输入一个与被测信号相关的触发信号,使扫描过程与被测信号密切配合。这样,只要按照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同步信号或触发信号,便可使任何欲研究的过程与锯齿波扫描频率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