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逍遥尊,你有自己原创的诗歌分享一下吗?
dnf逍遥尊,你有自己原创的诗歌分享一下吗?
四季风韵·原创现代诗
春 ll
三月轻盈的脚步/在柔软的雨絲中穿行/宛若窈窕淑女/欲语还羞/曼妙的午姿/柔美的气息/给我们带来了嫩绿朦胧/蜂恋蝶舞/李白挑红//
夏 ll
一舟一桨一倩影/一点莹白/一点粉红/酣卧花间/芍药落红成阵/绿肥红瘦//田田荷叶/不染絲尘//
秋 ll
菊有秋韵/桂有秋香/帘卷西风一枝红叶/点缀了金色的秋//
冬 ll
雪映红梅/寻一份香/寻一份白/一枝红梅绽/美的销魂//
有个关系很好的异性是什么体验?
我有个关系很好的异性,他也是我的蓝颜知已。
我与他相识于深圳,是我在深圳开时装店时认识的客户,我们有点生意上的来往。
他叫阿健,是江西人,他在广洲做服装批发,我比他大2岁,所以他常称呼我为姐姐,他人高马大,有点黝黑和内敛。
我与他成为“蓝颜知己”是因为他的一次意外让我们结缘。
那天他收到客人货款,准备去发货,在路上突遇2个人匪徒上来抢劫,他本能反应时,头已被打破,鲜血直流。
当时我收到派出所的电话很愕然,警察通知我,你弟弟被人抢劫,在医院抢救,你快过来吧!
我什么时候跑出来个弟弟,莫名其妙,但当听到他的名字时,我明白了,他手机上应该是输入我的电话,上面写的是姐姐。
我也没多想,坐上的士赶去了医院。我到那里时,他还没有醒,医院一听说有家属来了,马上让我去交住院压金,当时救人要紧,我先预交了5千压金,又去病房等他舒醒。
过了半个多小时他醒了,也很诧异我的出现,我和他说明了一切,他嘴里不停地说着万分感谢!
我安慰着他,警察马上过来要录口供,我也不方便打搅,就先回去了。
第二天,我收到他的来电,他说事情已立案,但是钱暂时有点周转不灵,希望欠我的医药费过几天给我。我说,你没事就好,钱有了再还。
过了半个月,我收到了他的转帐,还有一条感谢的信息!
没有人一生会一帆风顺,都有困难急需人帮助的时候,如果人人都能伸出援出,那社会将是一片和谐和安宁。
我也不例外,碰到逆境,我先生生意上的失败,也欠下了巨款,让我不得不卖房和转铺。
当时我先生出轨又欠款令我双重打击,为了维持婚姻我只好卖房和转铺,当时卖房容易,但转铺时间会长些。
已有半年未联系的阿健,突然打来了电话给我,问我最近如何,我告之了他我暂时的情况,他一听,就说,让我不用着急,他会帮我搞定。
阿健非常守信,不用一个礼拜帮我把铺子转让了出去,当然我要感谢他,邀请他吃饭。
在餐厅吃饭时,我和他交谈着中,无意间把我的感情生活也吐了出来,说到伤心时也不禁流下了眼泪。他递给了我纸巾让我抹泪,并说姐,以后有啥事跟我说,又说了一轮安慰的话让我暖心。
我们开始经常电话里聊天,发信息,开始我们以姐,弟称呼,后来他不叫了,开始叫我名字了,我们之间的感觉也开始变味了。
他已结婚,老婆暂时在江西安胎所以没在一起。
说实话,我们当时之间是真的有感觉,但有道德和责任隔着,彼此都不敢越池一步。
曾有一次我们差点出事,好彩他老婆及时的电话,让我们收住了冲动的欲望,并承诺只做一世蓝颜,下世有缘再见!
他后来回去江西发展,还买了个大货柜车跑水果生意,每年他跑来深圳,都会送上一筐江西蜜桔给我。
我也邀请他吃饭,两人并互诉家常。
自从有了微信,大家联络更方便
他会在我微信圈里有时点个赞,发现我搬家,又会发个红包,庆祝我家宅平安!
他又会在我生日的时候发来红包,调侃我又老了一岁,要注意保养,不然没人要!
又会在每个节日里冒个泡泡发个小红包又来一个微笑
在我微信圈里看到我难过,他又发来哈哈笑,又会发信息说,生活不下去,来江西找我,我养你,我问他真的,假的,他又回我个傻傻的笑。
在疫情期间,他又发短信让我记得出门带口罩,要保重身体。
蓝颜知已的关怀一直不断,它就像四季的轮回。
像春天的春风一样细腻,他让我感到寂寞时依赖
像夏季的热情奔放,让我触动,但彼此会尊守承诺
像秋天落叶的愁怅,他变心灵导师,让我内心充满阳光
像冬天的寒冷,他送来的火炭,让我感受到温暖和坚强
蓝颜知已如心灵伴侣但只限于思想上的同频
蓝颜知已如生活伴侣但只是个影子
有个蓝颜知已是幸福的,虽然不是情侣,但他懂你,知你。
大家倾诉彼此心事,给予鼓励和安慰,有时也会暧昧几句,但也只是思想上的荷尔蒙在调侃。
虽然彼此不常联系,但他只要知道你有事,总是第一个冒出水面,伸出援手。
有一个蓝颜知己真好!
如何评价杨慎本人?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四川新都人(今成都市新都区人)。初闻杨慎之名,相信很多人对他知之甚少,可是如若说起《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却是无人不知。人们都以为这首词是罗贯中所写,其实它真正的作者是杨慎,只可惜人人皆知罗贯中,而对于这位明代才子却知之甚少。一部《三国演义》成就了罗贯中,也让《临江仙》传遍大地,可是这首词作者却饱受艰辛,一生充满坎坷。这位尝遍人世艰辛的才子,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之歌。
出生名门,才情卓越杨慎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从他的曾祖父开始,一门都入朝为官。他的父亲杨廷和,经历过四朝皇帝,坐到了内阁首府之位,也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可谓是荣耀一时。杨慎于1488年出生于北京,他自小也是一个天才儿童,七岁通诗书,十二岁提笔写文章,以一句“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在京城声名鹊起。不过也是在这一年,杨慎母亲病故,古人孝为最大,他便为母亲返乡守孝,从而回到了故乡四川新都。
在新都生活的这两年时间里,他主要跟着自己的祖父学习古文、诗词,学业也更上一层楼。待他返回京城,因谈吐不凡,才情过人,立刻受到当时文坛大学是李东阳的赏识,并且将他收为门生,成为京城里的一桩美谈。“学而仕则优”,杨慎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读书人自然要考取功名,一展心中壮志,公元1507年杨慎参加乡试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前往京城参加会试。本以为也能够轻松拿下状元之位,只可惜考官在阅卷之时,跌落的烛花烧毁了他的试卷,杨慎遗憾落榜。
▲杨慎
二十四岁的这一年,杨慎重新参加科举,以第一名的成绩傲然于状元榜首,入住翰林院,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在翰林院任职之时,他超于常人的背诵才能,屡屡让人惊叹;正德皇帝对“注张”一词颇有疑惑,所以派人前往翰林院求解,可是这与星宿知识有关跟科举毫无关系,众人皆是一头雾水,唯有杨慎侃侃而谈,解了陛下之疑惑,一时间钦佩者纷至沓来。
朝堂黑暗,被贬滇州杨慎在踏入官场之前,本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过人才华,担负起天下大任;在进入翰林院以后,杨慎的才华品德,确实也得到了吏部的认可。只可惜整个官场极为腐朽黑暗,王朝看似繁华,其实早已经在黑暗中逐渐走向没落;尤其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直接改写了杨慎的命运。人人都以为他能够像他父亲那样,平步青云坐上朝廷重臣之位。
杨慎初入朝堂之时,坐在皇位上的是明武宗朱厚照,他怠于朝政,好游山玩水。只是对于皇帝这种荒诞不羁的行为,众臣都是敢怒不敢言,直言觐见者更是寥寥无几。杨慎本无权进谏皇帝,可是他仍然直言上书,规劝皇帝。只可惜朱厚照根本不听劝言,杨慎愤而辞官归乡。四年之后朱厚照驾崩,他的堂弟朱厚熜,在他父亲杨延和等人的商议下登上皇位。就在朱厚熜登基的第六天,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身份看起来更加顺理成章,他要马上追封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
▲嘉靖帝
这一举动却引起朝廷中众多大臣不满,这是纲常礼法,纵然嘉靖帝做了皇帝,他的这个皇位也是由先皇而来,如若将自己的父亲尊称为皇考,岂不是否认了先皇帝位。但是此番争议又违背了嘉靖帝心中所愿,如果他随了众大臣的心愿,此后就要将自己的亲生父母按照皇叔、皇嫂相称,这岂不是违背了孝道?这就是明朝年间著名的“大礼议”争论。
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朝堂之争,有些大臣为了迎合上意,攀附权奸,主张将嘉靖生父加入皇帝谱。而杨慎及其父亲则强烈反对,朝堂之上各成阵营,导致这场争论愈发激烈。争论持久不下,嘉靖帝为了挽回颜面,一意孤行,直接越级提拔了支持自己的大臣,而与皇帝对立的官员则被捕下狱。
一时间杨廷和心灰意冷,辞官返乡。在他归乡以后,时常写书信劝诫儿子,切莫多生事端,在朝廷里做一个闲官。只可惜杨慎也有着一寸丹心,直接上书:“又谐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表明自己不与小人奸佞苟同的态度。嘉靖震怒,“命执首八人下诏狱”,消息一传出,群情激奋,杨慎召集同年进士达二百多人,于金水桥、左顺门一带抗议皇帝暴行。
他们集体跪在左顺门列宫大哭,声音响彻整个宫廷。杨慎愤然怒斥;“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意,正在今日。”,这番话让嘉靖帝勃然大怒,“嘉靖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此番当场杖毙者十六人,入狱者134人。
杨慎也遭受了杖刑,被打的昏了过去,醒来之时已经身处大狱。被关十多天后,皇帝的怒气仍然未消,他又下令将这些官员有的永远充军,有的削籍为民,此生不得再做官。这次在朝堂之上长达4年的礼仪争论,就这样落下帷幕,皇帝取得胜利,那些不愿意低头之人,从此在朝堂销声匿迹。杨慎被贬有着蛮荒之地之称的滇州,此后永生不得回中原。
议礼获罪,永远充军这一年,杨慎37岁,本应是在朝堂大展宏图之时,可是命运给了他最严重的打击。他带着满身伤痕,踏上了永远的贬谪之路,他真正的悲苦人生,是由此开始的。虽然被贬之地的环境艰苦,可是到达这里之后,他也备受当地人民的同情爱护。因为有着状元盛名,当地的游子也喜欢跟着他从游问学,他的到来为这片土地输入了新的文学血液。可是他并不是一个甘心在这种地方待一辈子的人,他等待着有一日能够被赦回京,再次得到朝廷重任。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消逝,杨慎从10个月等待到10年,最初到达这里之时,他曾写下“京花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这时候的诗词还能看到他重返京城的信心,可是当他等待了30年,从意气风发的壮年,成为了双鬓斑白的老翁,也终究没有等到皇帝的赦令。而且嘉靖帝一直对杨慎多加猜忌,他在位之时,曾经六次大赦天下,可是名单之中永远没有杨慎,甚至他还要私下打听杨慎在被贬之地的生活,听到杨慎整日醉生梦死,方才安心。
杨慎听闻此事后,更加放浪形骸。常纵酒自娱,游历名胜。《乐府纪闻》称他“暇时红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令诸妓扶觞游行,了不为愧。”
那个曾经一心向往仕途的少年,那个曾经在庙堂上直言进谏的少年,终于在云南的这边边陲之地,磨灭了他往日的雄心;他只能将壮志寄情于山水,即便命运待他不公,也不能就此消磨了他的才情浪漫。杨慎七十三岁,在这里与世长辞,饱经沧桑的他终究是没有回到故乡,这个时代亏欠了他太多,可是造化弄人的命运,却也成就了他颇为传奇的一生。身处黑暗之中,终是以诗词歌赋,在这后世留名。
琴瑟合鸣,悲剧落幕杨慎生平坎坷,不过他与妻子黄娥的爱情故事,仍然是文坛上的一段佳话。黄娥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她,在父亲的教导下,能词善诗,精通丝竹乐器,还在闺阁之中就已经名满京城,黄娥到了出阁的年纪,前来求亲之人,都快将黄家的门槛踩破。只是黄娥却一直待字闺中,一直未曾嫁人。原来在她12岁的时候,无意间就读过杨慎的诗词,早已经对这个才子芳心暗许。
可惜杨慎大她十岁,而且家中早有正妻,对于这份感情她也只能藏在心中。或许老天看到了她的一片痴情,黄娥二十四岁的这一年,杨慎的配妻子王氏因病亡故,次年杨慎向黄家提亲,八抬大轿迎娶黄娥进门。一个是昔日的状元郎,一个是京城里的有名才女,两人可谓是天作之合。新婚燕尔的他们就是一对神仙眷侣,他们一起填词写诗,一起花前月下,这样的幸福生活,远比神仙过得更加肆意逍遥。
▲黄娥
黄娥是一个极好的妻子,丈夫在朝堂上施展雄心,她就在家中为他打点好一切家务事。只可惜人有旦夕祸福,一场政治变数,让往日的浓情蜜意不在。杨慎被贬的这一年,他们才一同携手走过了5年的岁月。杨慎前往云南之时,黄娥才有26岁。她本是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小姐,远不必跟着杨慎遭这种罪。可是她从来没有轻易想过放弃,反而在丈夫被贬之日,她在心中立誓,要同杨慎一起生死与共。
她本打算跟随着丈夫一同前往云南,以便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只是流放之路有着太多的艰难险阻,即便是男子也不一定能够经受得住,更何况黄娥只是一个弱女子。杨慎不愿看妻子为了自己饱受这种磨难,到了湖北江陵,他们二人就此别过。杨慎沿着长江,继续流放之路,黄娥乘船归蜀,殊不知二人就此别过却成了终身永别。
黄娥一等就是几十年的岁月,从青丝等到白头,写下了“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这样的千古绝句。她没有等到杨慎的归来,而是等到了他客死异乡的消息。年过花甲的黄娥,束装出发,穿越蜀地,为夫奔丧,那千里的路,是有情人终不得相见的悲苦。他们的爱情故事,颠沛流离的几十年,也在后世传唱了千百年,才子佳人纵是有情,也难改命运变数。
过往千百年的岁月,杨慎那片蛮荒之地,写下了众多的诗文。他的一生没有过飞黄腾达,没有过顺心如意,可是他留给后世的文化财富,却仍然让他世人展示着生命的神圣意义;他与妻子的爱情故事,也仍然令人动容。
藤树先生说:
论仕途,杨慎是不顺的,本可以平步青云,却有着文人的傲骨,为了壮志,他不甘攀附权贵;为了礼节,他怒触龙颜,最后下场凄凉,守着那边地的荒凉度过了余生。论爱情,他有黄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他们最好的写照。一别三十年,甚至于丈夫在云南因考虑以子代役曾纳妾生子,一度风流,也改不了黄娥的痴心:“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春山不杜鹃。”可谓是生死相随是也。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文献:
《明史》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如何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孟子的浩然之气,历代的儒者没有能把这句话解释的比较清楚的。其实浩然之气是孟子炼气的感悟。这个气就是道家所说的先天一炁,同时也包括了后天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公孙丑》
看看孟子如何形容这个“浩然”——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后世儒家学者不明其中圣义,解说的时候只能勉强说“这个气,挺浩的,挺大的,天地间都是它”,说了和没说一样。尤其从宋朝开始,到元明清,一步步走上官方学说的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对此也是解释的模棱两可,而元明清三个王朝的读书人是必须以他的解说为唯一官方指定教材的,所以儒家孔孟曾思的圣贤思想受此波及荼毒不浅,几乎毁了儒家。
庄子的“鲲鹏”,就是孟子的“浩然”
那么要参透浩然之气的真正意义。可以看看庄子的《逍遥游》。庄子的逍遥游,其实讲的就是“志”与“气”。非常有趣的是庄子和孟子这俩人生活在同一时代,距离也不远,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也没有相互评判过对方的学说,但是他们却写到了同样的东西,而且非常的精确的相应。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看看庄子的形容——“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与孟子的“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是不是不谋而合?连语言都非常统一,因为他们都是修炼者,这些文字是修炼体验的精确表述。
鲲鹏,在《逍遥游》里是一组符号,有多重含义。我们从字形上看,鲲鹏,繁体古字写作“鯤鵬”。鱼属阴,因为阴为静,为浊,为下沉;鸟属阳,因为阳为动,为清,为上升。(可参考道家根本经典之一《清静经》,对这一特性说的非常清楚)亦符合佛家所说的“纯想即飞,纯情即堕”(《楞严经》)。
而同时,鯤里还有“日”,鵬里还有“月”,这大家应该一看就明白。日属阳,月属阴。为什么鯤鵬两字内含又是阴又是阳呢?这正是“负阴抱阳”之意。你看我们常见到的太极阴阳图,里面不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必须阴阳调和才能生生不息。看到这,真是感叹圣贤用词造字之精确!庄子用“鯤鵬”两字开篇,不是随便用的,是精确的表述大道微妙深义。
而鲲与鹏,是多重喻义。是阴与阳,是坎与离,是心与肾,是气与志,是性与命,是神与气。知此,才算真正摸到了庄子《逍遥游》的门边,否则它在学者眼里就是一篇文才斐然的文学作品而已。与前面说的学者解读《孟子》一样,流于文字教条。
鲲为什么化为鹏?鹏为什么向南飞?因为人的身体中,肾属阴,而阴中有真阳,心属阳,心中有真阴。阴阳交感而生化,所以鲲化鹏,就是肾中元气(真阳)往上走,而落入心中,填满心中之虚。人的身体是有方向的,肾属水,为坎卦,在后天八卦是北方。心属火,为离卦,在后天八卦是南方,所以这么理解,就明白了“鲲化鹏而南飞”的真正内涵了。否则《逍遥游》谈不上伟大,我不觉得中国的小孩子们看了《逍遥游》的鱼变鸟的故事会赞叹它多么牛逼,小孩子更爱看动画片,比它有趣多了。而学者们其实没看懂,但是许多古人名流都赞叹这个《逍遥游》,所以看不懂也得装的能看懂,跟着赞叹牛逼,实际上自己也不知道哪里牛逼了,也不会真的在家里常常去翻看。(参见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逍遥游》里总被人忽略的一大疑点,今天也顺便揭破。人们看到鲲化鹏,却不知道鹏其实也化鲲,所以看不懂《逍遥游》中的两个“天池”,以为是庄子的笔误。这实为庄子老师给大家留的课后题,所谓“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则不悟。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注:南冥是天池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 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注:北冥也是天池
以上的北冥南冥都叫天池,史上学者们多不理解,认为是庄子写错字了,其实没写错。
天池是什么?天池,承载天气而运行者也。即人身中之任督二脉。为什么这么说?
池,在金文中有河川的意思,之后又有护城河的意思,又有“有蛟龙藏于其中的地方”的意思。庄子师父用词真是精确,用池字形容人身的任督二脉简直太贴切不过。因为人的任脉起于小腹曲骨穴,沿着体表正面中线上行至唇下承浆穴止。督脉则起于小腹曲骨穴,沿着体表背面中线上行至口腔上颚龈交穴止。
这样看,任督二脉把人体围了一个圆圈,正是人身的“护城河”,与“池”字妙合。而在佛家,庄子师父的“天池”被称作“曹溪”,所以深究下去,才发现儒释道看似三家,说的其实都是一个真理。
任督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皆通。(注:八脉,奇经八脉的简称,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蹻脉、阳蹻脉的总称)百脉皆通则人百病皆愈,完全健康,明心见性。就如同长江黄河如果不缺水,则中华大地上的河流湖泊和溪水井水都会充沛,百姓才能男耕女织、安居乐业,所谓身国同构,都在这“天池”二字中了。
而《逍遥游》中只说了鲲化鹏,其实鹏也化鲲。所谓“积气生液,积液生气”(钟离权 吕洞宾《灵宝毕法》)。鲲与鹏负阴抱阳、相互转化于天池,即是肾气与心液循环相生相化于任督。“积气生液,积液生气”即下文即将讨论的孟子所谓“集义生气,集气生义”。
好了,庄子的《逍遥游》暂且说到这,今天的主角是孟子师父,我们回到正题,庄子师父的内容我们改天详细说。
集义生气,集气生义
孟子: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孟子·公孙丑》
什么是气,我们刚才已经说了,这里再简单定义一下,可以理解为阳气、元气、肾气。
什么是义?义在这里泛指合乎大道合乎自然,所谓道义。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师父说的太好了!我们经常说一个人一身正气。当一个人心怀道义、光明磊落、无欲则刚的时候,那他给人透出一种蓬勃和善意的气息,人们只要接近就能直接感受到,会特别愿意亲近这样的人,这就是君子。而有些人,心怀不善、内心自私,就算表面上装的正直阳光,我们走近了也能感觉到一种不和谐,想要远离。而更多的时候是装不住露馅了,鬼鬼祟祟、冷酷无情的样子露了出来,这就是小人……这就是后一句“无是,馁也。”所说的,你内心没有正直道义,就会馁,馁就是泄气,蔫了,和放久了的柿子一样。“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是内心有道义而生出阳气,不是样子很道义就能生出阳气来。一句话,真心才有,假装没有。
其实孟子师父说的这两句话特别简单,在生活中,多保持善意,多做好事,那么就会生阳气,你就会越来越健康,到了完全健康的时候,就会开悟,也就是佛家说的“明心见性”,就会产生真正的智慧而不是知识。到了那个时候,对于万事万物背后的大道规律就会自然明了,任何事情都能解决的特别好,任何人都能相处的特别好,所谓“真常应物”。那个时候,就是初步踏入了“圣贤”的门槛,可以干事业造福天下众生了。在儒家,叫做“修齐治平”,在道家叫做“修成人仙”,在佛家谓之“初果阿罗汉”。
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无不从此路自卑而高。像张良,得到黄石公的点化,回家潜修密炼而有成果,遂有一助刘邦而创立汉室。如诸葛亮,得师父真传后隐居潜修,成功之后助刘备逐鹿三国。再如董仲舒、东方朔、魏征、邵雍这些名垂青史的大儒真儒,皆此一圣路。
所以张三丰祖师这样评论:
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圣经曰:『安而后能虑』,富哉言乎!吾尝论之矣。有如子房公之安居下邳,而后能用汉报韩;诸葛君之安卧南阳,而后能辅蜀伐魏;李邺侯之赡养衡山,而后能兴唐灭虏;他若葛稚川之令勾漏、赵清源之刺嘉州、许真君之治旌阳,是皆道成住世,出仕安民者,彼其心不皆有君父仁义之心哉!
——《张三丰全书》
集气生义,看似简单,但却又是最难的。因为做好人容易,时时刻刻做好人难。时时刻刻做好人容易,心里没有不好的想法难。而人身中之阳气,就因为人的一念、一言、一行,而积累或泄漏。即佛家所谓的“身语意”,修行从此修,泄露也从这三处泄露。因此孔子孟子曾子子思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目的就是为了把人塑造成纯全君子,真的经过了多年的学而时习之,不断的总结反思修行,最后达到“念念皆善”,变成纯全君子了,那么无论健康和智慧,还是治国平天下,都解决了。所以孔子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那是心里一切想法都是善意,因此善合天道,则理所当然不违反规律。
集气生义,则是从反过来说。当一个人肾气、阳气越来越充盈,那么会反过来促进开智慧。
志一动气,气一动志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孟子·公孙丑》
我有个朋友,当年师父让他苦修,连续十五天打坐,每天双盘三小时不间断,不允许放腿。这哥们哪里受过这罪,疼的哇哇叫,连续几天都偷偷放腿了。后来,终于无路可退,需要面对,他在疼的不可耐受的时候放弃抵抗,接受疼痛。结果很神奇,一瞬间,疼还是那个疼,剧烈的疼,但是“疼是疼,我是我”,疼与心并存而不干涉。凭借这个心法,他连续坐了十五天而再没喊过一声疼。十五天之后更有趣的事发生了。我这个朋友描述他当时心特别清静,觉得世界很美好,随便听哪首流行歌都感动的想哭,觉得在诉说真理,看到路边的垃圾桶和电线杆,看到铁丝网和小鸟,都觉得感动,觉得充满了爱。这哥们后来坐地铁哭了一路,因为看到车里的人,觉得都是亲人,看到窗外的世界也觉得亲切,就想回报这个世界的爱,想去爱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物。再翻开《心经》,突然明白了什么是五蕴皆空,这都是实践的体验而非文字学习而来。
《心经》
这就是“志一动气,气一动志”的例子。因为专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道义生。因而心志发生了蜕变。我们经常说心志这个词,什么是心志?神动为心,心动为念,念念不绝为志。说“诗以言志”,就是说的神之心,心之念而为志。
新闻里偶尔会看到一些“奇闻”,比如妈妈看到孩子被压车底,一瞬间抬起了汽车救出孩子。这是爱子心切,不顾一切,只有一个坚固的念头就是救孩子,所以志一动气的例子。再如,很多小孩子从高楼坠落,却毫发无伤或者轻微的蹭破点皮,这怎么解释?因为小孩子内心单纯,没有成年人那么多恐惧和怕死的想法,所以“无有恐怖”,也就没有“颠倒梦想”,所以这也是一种“志”,这个志让他没有受伤害。而成年人则相反,有一个很出名的段子说,一个囚犯被绑在黑暗的房间里,蒙住眼睛。行刑者说我割了你的手腕,其实并没有,但是与此同时打开水管让水流出来滴在地上。之后,人们去看这个人,已经死亡,死亡的各种医学特征都和失血过多一致,但是他并没有被割,是被自己吓死的。这也是一种反面的“志一动气”。
孟子说“持其志,无暴其气”,是教我们如何养气。其实这就是《中庸》里开篇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教我们养气炼心,是儒家的修心口诀。也是道家的“抱一守中”炼己口诀。也是佛家的“忍辱降心”六波罗蜜之一。
结语
总结一下,孟子的炼气之道,就是炼心。炼心,则气从之。怎么炼心,那就是从念头到语言到行为,都要向大道看齐。尊天道,所以合乎阴阳。敬地道,所以合乎刚柔。和人道,所以合乎仁义。如此勤而行之,则气越积越厚,心越炼越明,到了质变的时候,则心开脉解、百脉皆通,百病全消、超凡入圣。显,可以出将入相,隐,可以变化莫测。修身齐家治国平台下无不在此,参天地化育无不在此,利益众生天下大同无不在此。
下回预告:
今天先写到这,之前两篇分别写颜回、孔子的证道和立说,今天是第三篇专讲孟子的炼气,后面第四篇会写文天祥舍身取义,临终证道的内容,和今天这篇讲“集义生气”是紧密相关的,文天祥慷慨赴死,一志不回,这便是集了大大的义,也生了大大的气,所以临终死而不亡,成神成圣。堪称是修行界的“火线入党”。朋友们下回见。
作者:五戈(头条号:儒释道小火锅),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名出处
《火锅歌》
一锅虽小煮天地
破迷显正立真宗
诸子真言做宝镜
离幻返真赴丹霞
说个民国的奇案吧?
这就要说到毛泽东的老相识、后来的死敌著名湘军军阀鲁涤平被毒杀的案件了。
这是民国一件轰动一时的悬案、奇案、案中案,案后元凶至今都没有搞清楚。
一切的一切都得从鲁涤平开始说起。
01 毛泽东旧友鲁涤平(1887年-1935年),字咏庵,湖南宁乡人。
1903年11月,鲁涤平考入湖南陆军兵目学堂,毕业后在湖南新军服役,开始军事生涯。
辛亥革命,鲁涤平担任过湘军排长,营管带,而毛泽东也加入了湖南新军,不过两人还不认识。
真正让两人有所交集的是谭延闿。
说起来,湖南这地很怪,自从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成立湘军以来,湖南出了很多军阀。
但是,这些军阀很不团结,北洋政府时期,湖南军阀的派系就特别多,各成系统,互不统属。
首先就有北洋政府任命的汤芗铭和张敬尧; 此外还有湖南本土的赵恒惕派、程潜派、谭延闿派三大派。
本土三派,以赵恒惕派实力最强,后分裂出唐生智派,唐生智派又分裂出何健派。 而名气最大的是谭延闿。
谭延闿
谭延闿(1880年—1930年),清朝两广总督谭钟麟之子,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
谭延闿其实是个文人,1902年中举人,1904年中进士。
慈禧太后晚年,在立宪派的呼吁下,曾亲自主持改革——“丁未新政”。
谭延闿积极呼应,是湖南立宪派首领,任省“谘议局”议长。
辛亥革命后,谭延闿任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民政部长,而后任湖南省都督,从此他先后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
为什么会有三次?因为他实力最弱老是被赶下台。
谭派在湖南,多数时候在野,甚至四下流浪,寄人篱下,鲁涤平就是谭延闿的嫡系将领。
毛泽东和谭延闿关系非常不错,交往甚密,因此,鲁涤平和毛泽东也有所往来。
1918年,北洋政府任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兼署省长。
张敬尧统治湖南之后,称霸一方,横征暴敛,无恶不作,贪婪地吞噬搜刮湖南人民的财富,被湖南民众称为“张毒”。
1919年——1920年,毛泽东领导湖南学生发动了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史称“驱张运动”。
也正是在驱张运动中,鲁涤平和毛泽东有很多的来往。
驱张运动结束后,谭延闿任湖南省长兼督军、省长。
1920年11月,谭延闿又被赵恒惕驱逐而赴上海。
而这个赵恒惕就是将毛泽东逼上梁山,参加革命的罪魁祸首,他曾多次下令逮捕毛泽东,甚至下令杀害毛泽东。 毛泽东就是在躲避赵恒惕追捕过程中写下了《沁园春·长沙》
也就是说,鲁涤平其实和毛泽东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鲁涤平比较走运,他跟着老上级谭延闿站队正确。
1922年,投奔了孙中山,选择了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又选择了蒋介石。
1923年,谭延闿出任湖南省省长兼湘军总司令,鲁涤平任湘军独立第三旅旅长、第二师师长,实力上谭延闿已经将部队交给了鲁涤平。
北伐战争期间,鲁涤平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军长,后升任军长。
1925年11月上旬,毛泽东奉命与彭湃、阮啸仙、易礼容、陆沉等7人,组成了“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负责领导此前成立的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当时,毛泽东曾与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党代表林伯渠一同,访问过鲁涤平以及副党代表李富春,争取他们支持在武昌开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因此,毛泽东和鲁涤平交情其实还不错,算是毛泽东的旧友。
02 毛泽东死敌可惜,随着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国共合作破灭,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鲁涤平就走向了毛泽东的对立面。 1927年11月,蒋介石击败唐生智后,曾让程潜就任湖南省主席,但他很快就下台。
1928年,时任第二军军长兼十八师师长鲁涤平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实际上掌握湖南大权的是何键,两人一番争斗,最终鲁涤平被击败。
1929年2月,桂系把持的武汉政治分会决议,撤免了鲁涤平的湖南省主席兼第十八师师长职务,任命何键为湖南省政府主席。
而在此期间,毛泽东已经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9年初,鲁涤平和何键联手,发动了第三次对井冈山的“会剿”。
结果被打得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1929年9月,蒋介石为了弥补他,任命他为江西省政府主席。
鲁涤平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撤离井冈山。 鲁涤平部队紧追不舍,其中以第七师(后改为十五旅)师长刘士毅追得最凶。
在寻乌吉潭圳下村,红四军遭到刘士毅部两个团的偷袭,部队伤亡很大。 就连朱德的妻子伍若兰都受伤被俘(后在赣州英勇就义)。
而后在福建武平和江西会昌边境的罗塘,红四军再次遭到刘士毅部的阻击,损失惨重。
直至2月11日,毛泽东亲自持枪上阵,才得以在大柏地歼灭了刘士毅两个团,打破了危局。
四年后,毛泽东故地重游,又来到了大柏地写下了著名诗篇《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鲁涤平和毛泽东的故事还没完。
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了11个师又2个旅,共12万重兵,分成八个纵队,以江西省主席、第九路军(即湘军旧部)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下辖张辉瓒的第十八师、谭道源的第五十师和路孝忱的第七十九师,对中央发动第一次“围剿”。
鲁涤平率部从江西吉安、福建建宁一带,由北向南,“分兵合击”,发起第一次大规模地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企图一举消灭工农红军,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反围剿”。
但是,鲁涤平打仗是真不行,很快毛泽东率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鲁涤平损失惨重,其心腹爱将第十八师师长、前线总司令张辉瓒被俘(后被杀);第五十师师长谭道源逃跑。
战后毛泽东又写了一首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也就是,这次失败,改变了鲁涤平的命运。
03 主政浙江第一次“围剿”失利后,鲁涤平就被蒋介石夺了权,派军政部长何应钦担任南昌行营主任,取代了鲁涤平的地位,发动了第二次“围剿”。
1931年,蒋介石将鲁涤平调往自己的故乡浙江任省府主席。
鲁涤平知道自己在蒋介石的老家担任“父母官”之不易,干脆来了个无为而治。
什么都不干,大事全让教育厅厅长陈布雷、建设厅厅长曾养甫、财政厅厅长周骏彦以及保安处长宣铁吾和俞济时等人做主。
鲁涤平也不傻,他知道这些人才是蒋介石的心腹,自己想管也管不了。
于是,在他主政浙江任内,他大半时间都是在距杭州不远的莫干山上养疴和避暑。
当时,浙江有句民谣:“主席病三年,秘书长(鲁涤平侄子鲁岱)嫖三年,民政厅长(鲁涤平心腹吕苾)醉三年,各有千秋。”
但是,你不找事,事会来找你。
1934年11月13日下午,上海《申报》总经理史良才与夫人、儿子、侄女及儿子的同学乘坐防弹轿车由杭州返回上海,轿车行驶到沪杭公路海宁翁家埠段时,被6名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拦车袭击,史良才和司机、儿子的同学3人当场遇害,夫人、侄女重伤,史的儿子也受伤,他持枪反击才得以逃脱。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史量才案”。
史量才
史量才(1880—1934年),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当时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其经营的《申报》敢于抨击时弊,揭露当局的黑暗统治,因而声誉雀起,发行量骤增。
当时,连袁世凯都拿史量才没办法。
1922年11月,英国报界巨子、《泰晤士报》的主人北岩勋爵来到中国,他在参观《申报》馆后,称赞其为中国的《泰晤士报》。
到1931年,该报日发行量增加到15万份,年利润达数10万元,而后他又收购《时报》、《新闻报》,一跃而为上海乃至中国新闻界最大的报业集团。
“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痛感国土沦丧,内战连结,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思想日趋激进,政治态度更加鲜明。
《申报》在他的主持下,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喉舌,蒋介石因此对他恨之入骨。
史量才遇害后,舆论一片哗然,纷纷施压,捉拿真凶。
为了应付舆论,蒋介石不得不装模作样,布置侦查和破案,连续三次下令在浙江全省严密缉查,并且悬赏5万元捉拿凶手。 这根本就是贼喊捉贼,能查出来才有鬼。
最后,蒋介石一看,命案发生在浙江,干脆让鲁涤平去查得了。
蒋介石
04 鲁涤平之死当时,蒋介石给鲁涤平十天期限破案,样子都做足了,老鲁,好好查,查他个水落石出。
其实,这就是蒋介石为掩人耳目,搪塞舆论的把戏。 不料,不知底细的鲁涤平竟然“假戏真唱”,开始认真地着手侦查起来。
鲁涤平也是没办法,首先,命案发生在他管辖境内,国内舆论紧张,他要是不给出个说法,面上无光,他所以索性放开手脚,把案情调查清楚,借以保全自己。
于是鲁涤平一改往日逍遥之风,破天荒地以职责为重,带病追查案情,严令各级负责机关呈报缉查结果。
结果这一查,蹊跷了,凶手所乘轿车的车牌居然是浙江省警官学校,而且就被遗弃在西湖的苏堤上!
案件进展到这,已经快水落石出了。
鲁涤平再傻也知道,这是蒋介石狗腿子戴笠下的手。
怎么办?鲁涤平左思右想,硬着头皮继续查。
就在这时,蒋介石十天期限快到了,鲁涤平请求蒋介石再宽限时日,定能捉拿真凶。
真凶?蒋介石就是真凶,怎么会给他机会。
十天一过,蒋介石一纸调令,浙江省主席你别干了,回南京担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
鲁涤平就这样被撤职了,他满腹牢骚,愤愤不平道:“嘿嘿,我竟成了杀人凶案的替罪羊!”
这话很快就传到蒋介石耳中,他火冒三丈,马上下令,鲁涤平即刻奔赴南京上任。
1935年1月31日,新任浙江省主席黄绍纮为鲁涤平举行践行宴。
各级下属纷纷为老上司敬酒。
鲁涤平心里很郁闷,憋了一肚子气,来者不拒,喝了个酩酊大醉。
夜半时分,鲁涤平醉酒回家,突然腹痛难忍,一命呜呼。
05 疑云密布鲁涤平死后,蒋介石“悲痛欲绝”,亲作挽联:
遗爱在钱塘犹见白苏政绩;
大星陨衡岳长留褒鄂勋名。
而后官方给出的死因是中风而死。
然而,他的妻子丁静安和爱妾沙佐安却不这么看。 因为鲁涤平虽然一向身体不佳,却没有高血压之类的疾病,他压根就不可能中风。她们扬言要为鲁涤平申冤。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很快沙佐安居然坠楼身亡,丁静安吓得当场昏厥。
这样一来,丁静安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史量才遇刺案、鲁涤平暴毙案、沙佐安坠楼案通通不了了之。
闹到最后,查案的鲁涤平死了,要为鲁涤平申冤的沙佐安也死了,而案件真凶,鬼影都没看到,整个案件成为一桩悬案。
结语鲁涤平身为近代一个知名军阀,堂堂湖南省主席,居然死得不明不白,虽然大家不知道真凶是谁,但是主谋肯定非戴笠和蒋介石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