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证券大智慧官网,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呢
江南证券大智慧官网,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呢?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李约瑟先生,确实和他的中国朋友们不一样。
不过,不是智力不一样,而是着眼点不一样,是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李约瑟先生,是只看到了科学家,却没有看到政治家;李约瑟先生,是只看到了科学革命,却没有看到政治斗争;李约瑟先生,是只看到了结果,而没有看到前提。
他的中国朋友们,看问题不是这样看的。
他的中国朋友们,是先看政治家,后看科学家;他的中国朋友们,是先看政治斗争,后看科学革命;他的中国朋友,是先看前提,后看结果。
西方和东方不同的结果,就是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
那么,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这就要看产生这个结果的前提。
这个结果的前提是什么呢?
在欧洲,是羊吃人,是圈地运动。
而在中国,是王安石变法。
西方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和中国的王安石变法,都是以工商业生产的兴起与大发展,为背景的。
也就是说,工商业生产的大发展,是东西方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起点。
而在这个起点上,东西方,是发生了同样的政治斗争。
这个政治斗争,就是工商业主阶级与农民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
而斗争的结果,是西方工商业主阶级大获全胜,所以,就有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但是,在中国,这种政治斗争,却处于胶着状态。
虽然,代表农民地主阶级利益的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但是,中国,也没有发生圈地运动。
而且,由于宋朝的国破家亡,随后而起的大明王朝,就把这笔账,算到工商业主阶级的头上。
所以,终于明、清两朝,中国社会,继续推行宋朝之前,历代王朝所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也就是说,在工商业主阶级与农民地主阶级的政治斗争中,西方的工商业主阶级胜利了,中国的工商业主阶级失败了。
这就是前提。
这就是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的原因;这就是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的原因。
所以,是李约瑟先生的中国朋友们的智力有问题吗?
是双方的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不同好不好?
至于,双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谁优谁劣?
这就是见仁见智了。
在宋朝之前,显然是东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优于西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中华民族,有西方人不得不承认的3600多年的历史,我们中国人自己认定的历史,至少5000年,而从考古学证据来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明体,是形成与距今7000年。
相比之下,西方人的历史,是怎样的呢?
到宋朝之后,显然是西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优于东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西方社会在这段时间迅猛发展,并且迅速统治全世界。
但是,显然,中华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克星。
中华文明,是非洲文明、美洲文明、阿拉伯文明相继被全面征服后,唯一一个保持自己的政治实体,没有被西方文明全面征服的文明。
并且,中华文明,率先从跌倒中爬起来,令西方文明望而生畏。
中华文明,产生不了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吗?
历史,已经在开始做出回答,并且,将来会继续做出回答。
中国能够产生令西方人折服的政治家,难道还产生不了令西方人折服的科学家吗?
为何能在岳阳楼记中将四周景物描写得如此的酣畅淋漓?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是东北总叨叨。
范仲淹一生都未去过岳阳,却能在《岳阳楼记》中将四周景物描写的酣畅淋漓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却可以高于生活,对于未曾亲眼目睹的事物,完全可以让构思插上想象的翅膀,用理想中的意象来填补现实中的空缺嘛。
比如从古到今的人们真正去过月亮上的人是曲指可数,月亮上究竟啥样?多数人回答都是未知数。
但是这不妨碍人们根据自己的美好愿望进行想象的创作,于是乎,嫦娥仙子就经常在明媚的月光中抱着玉兔来回溜达,搅动着痴男怨女们蠢蠢欲动的心弦。
2、范先生,虽说自己没亲自去过,但是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耳朵捕捉岳阳楼的蛛丝马迹呀,人家朋友哥们儿多呀,这个见面说两句,那个见面谈一段,范先生将这些大家描绘出来的景物特征作个汇总,在通过自己的语言整理,岳阳楼就在范先生的笔下被完美的构建在纸上了。
3、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看到过猪跑吗?”古代的写文章都遵循着一定的套路规范,达到一定程度文学修养的人都能掌握和熟悉这些个套路规范,对于什么景物怎样书写表达,从行文方法上讲都是轻车熟路,就像按着公式做题一样。
通过以上分析,总叨叨认为范仲淹之所以一生没去过岳阳,却能在《岳阳楼记》中将四周的景物写得酣畅淋漓,主要是因为范老先生,平时注意对岳楼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用上自己的文学修养进行加工整理,才创造出来不朽的名著篇章。
为什么要把强盗土匪等人称为响马?
一说起响马、胡子,喜欢看历史书藉和杂记的同学,肯定知道这是旧时社会对聚啸山林的盗匪的别称。
响马多指山东一带,胡子则是关外东北地区。
古代战乱不止或天灾水旱时,百姓为了生存,往往走上做寇劫掠之路。贫穷和饥饿应该是土匪长期滋生的潜在背景及通向不法之途的强大动力。
山东响马在各版本评话和地方曲种里都有描写。响马一词的由来,一说是匪寇在打劫时先放响箭,再纵马冲出劫掠。一说是匪寇的马上挂有响铃而得名。 细节上,小编倾向第一种由来。为什么呢?盗匪在实施行动前,不可能团伙站在大道上,肯定会埋伏在树林或山包后,待劫掠目标出现,哨探以响箭发射半空,一众人闻响为号,纵马驰出,再佩上马铃的威风,从心理上先给了被劫者一种震心的气势。可见,寇匪要的就是响箭佩响铃的效果,一是给自己壮了胆,一是一种先声夺人的心理战。
国人在文字和语言上,从来是大智慧的。响马二字起的真是很形象,有响声,有马队,真还无别的词简单明了,超过这响马的二字俗称。
最早有评话《响马传》,说的是秦琼、程咬金、尤俊达反杨林的故事,就是围绕《说唐》中的劫皇杠展开。清未至民国,《响马传》在京剧、琴书大鼓及地方各戏曲中都有演出,在那时民间传播的很广。 秦琼、程咬金等山东响马也好,山东好汉也罢,距离现今已一千多年了,人们了解也是通过演义的形式。要说离现代年限近的,并且名头大的,那得属民国山东大响马孙美瑶了。
民国12年(1923年)5月间,山东临城发生了一起轰动国际的火车大劫案,一千多名土匪把津浦路北行车经过离临城站约三公里的铁轨扒开,打劫了常有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来华人员乘坐的特别快车。绑走外国旅客19人以及中国旅客100余人。被掳的中外肉票,都被押往匪巢山东峄县抱犊崮山麓。一时间,北京民国政府吓得魂飞七窍,慌了手脚,把一切政务都停顿了下来,集中全力讨论营救外侨问题。因为外国公使的压力已是超级巨大。
而这一劫掠‘’大手笔‘’的主角就是山东悍匪孙美瑶。要说山东响马名声,他绝对算挂一档,也算旧社会最后一个名显的了。
孙老五(孙美瑶排行五)随后与北京政府谈判、纠扯,又是一番番波折起伏。这里限于篇福,不细谈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网查下民国第一案孙美瑶。只重点说一句,你认为孙老五是匪吗?那小编告诉你,古今多少事,谁有能言清孰是孰非。说孙老五是响马,对,没错,打家劫舍。说孙美瑶是好汉,对,也没错。不服他是好汉,想喷几句,那你先过过鲁迅、冰心这关。鲁迅、冰心皆赞扬孙美瑶乃英雄豪杰。
真应了句: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我是爱看古书爱侃古事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真实的王羲之是怎样的?
如果我们想了解一位真实的、鲜活的王羲之,就不应该局限于王羲之的书法,而是应该看到王羲之除了书法家之外的另外一重身份,甚至是最为重要的身份,那就是他是一个士大夫,不仅是一位正直、为国操劳的士大夫,而且他还具有当时士大夫缺少的睿智、清醒、理智和仁慈。
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看待一位艺术家,要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考察他,这样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而且这样的一个了解,并不是用他所处的时代去生搬硬套,去牵强附会的解释,而是将当时他所处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下的语境挖掘出来,这样才能做到推断合理,解读又不会过度。
而所谓的解读过度、牵强附会,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王羲之的“创体”传说。
传说王羲之当年学习书法十分痴迷,喜欢用手比划书法的笔画,不论什么时候都在琢磨书法的写法、法度。有一天晚上躺在床上,他突然灵感一现,但是还在床上,没有纸笔,就索性在他妻子身上比划,结果他妻子就不耐烦了,对他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干嘛要写我的“体”,你自己应该有一个“体”才对。
据说王羲之受到启发,据此创立了他自己的王体书法。
这个传说十分可笑而且极不严谨。这个故事的版本实际上有好几个,每一个版本的主人公都不一样,有人说是王献之和他的妻子,也有说是郑板桥和他的妻子等等,不一而足,纷繁复杂。这足可以证明这个故事是多么不靠谱,而且很有可能是我们后人杜撰并且强加给王羲之的。
很显然当时别说书法的书体概念了,就连当时文学的文体概念,都还尚在萌芽状态,到了萧衍编撰的《昭明文选》才开始正式系统探讨这一问题。书法书体的理念真正得以完善并且系统科学的论证是现在才有的事,古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王羲之书法是另立一家,书法自成一派,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样的书体形成是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是王羲之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就完成的,而是靠他之前和他之后的书法共同合力才得以形成的。
这就是在牵强附会的理解王羲之。
另外如果想要了解王羲之作为士大夫生活的一面以及他的性情脾气,可以找来《晋书》和洪迈的《容斋随笔》看一看,这些都比较全面。
在这里,我就给大家挑一些比较重要的,分门别类的给大家说说:
一、人性自然的风流名士
对于王羲之的生性和脾气,《晋书 王羲之传》还是记载的比较详细的,但是全文基本上都是以传说故事穿插着,而且并未涉及到王羲之作为一个士大夫的事迹。
《晋书》首先谈了谈王羲之总体的一个性格发展,他小时候不怎么喜欢说话,“幼讷于言”,接着等他长大了,就变得能言善辩了,非常正直,“以骨鲠称”。
接着文章列举了关于他生活的几件传说,分别是“东床快婿”、“兰亭集会”、“以书换鹅”,最后略微谈了谈他和王述之间的关系。全文基本上比较全面的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风流、人性,但是并不全面。
我还是那个观点,王羲之主要的身份并不是一个书法家,而是一位士大夫,士大夫是他主要的身份。
而王羲之作为一位尽职尽责的士大夫形象主要记载于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中。
二、为艺所累
其原文选录如下:
王逸少在东晋时,盖温太真、蔡谟、谢安石一等人也,直以抗怀物外,不为人役,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而其操履识见,议论闳卓,当世亦少其比。公卿爱其才器,频召不就……及殷侯将北伐,以为必败,贻书止之。殷败后,复图再举,又遗书曰:“以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久矣。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纪。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哉!若犹以前事为未工,故复求之于分外,宇宙虽广,何所自容!”又与会稽王笺曰:“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愿令诸军皆还保淮,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其识虑精深,如是其至,恨不见于用耳。而为书名所盖,后世但以翰墨称之。《晋书》本赞,标为唐太宗御撰,专颂其研精篆素,尽善尽美,至有“心慕手追”之语,略无一词论其平生,则一艺之工,为累大矣。
这篇文章是洪迈读书的时候随手写下的一个小文章,文中记载了这样几件事:
开篇第一句就高度赞扬了王羲之作为一个士大夫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把王羲之和温峤、蔡谟、谢安并称为一类人物。要知道这些都是当时的名臣,不仅地位高,而且以正直的名声扬名在外,因此,洪迈是打心底里对王羲之敬佩不已的。
而且王羲之虽然是一个地位较高的士大夫,但是他不贪慕虚名,比较任性自然,向往自由。
接着,开始说王羲之是怎么劝谏殷侯不要北伐,以及北伐失败后怎么再向殷侯合情合理的论述当时国家大势和局势的,接着他对会稽王同样表达了自己的判断。其中论述合理,有理有据,分析切中当时的实际。这些话语如果不是出自一个对国家关心、对百姓关心的人,是不可能的。
其论述的理由之充分,形式分析的透彻,完全不是一个昏聩的人所能做到的。这也在无形中证明了有些人认为“王羲之就是一个没有用的艺术家”这个观点是多么错误了。
最后是作者的感慨,唐太宗当年为《晋书》亲手编写王羲之传赞时候,对于上面提到的经国大事一个字也没提,这是对王羲之的严重贬低,同时也再一次回应了作者的感慨——王羲之为艺所累。而这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总是一提到王羲之就想到他的说法而想不到其他方面的原因了。
这篇文章其实很能说明问题,王羲之并非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也并非没有政治才能,从他对殷候等人的劝谏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来,王羲之不仅是关心政治大事的,而且他还是一个对于时局又极其深刻洞察的,难得清醒正直之士。
所以,王羲之这样的盛名,其实是被他的书法名声所掩盖了,世人只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但是却不知道他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一个为官清廉而又务实的实干家。
关于这一点,我们其实可以继续进行深化理解,王羲之作为一个士大夫的形象和颜真卿作为士大夫形象是完全不同的。
我说的不同不是他们在内质上的差别,而是他们给后世的印象侧重点不同。颜真卿留给后世的是他光辉伟大的仁者形象,而王羲之留给后世的是他行云流水的书法。
对于颜真卿而言,他作为士大夫中正刚直的一面太为人们所熟知了,以至于有些人怀疑他的艺术水平;而对于王羲之来说,他艺术形象一面太深入人心,以至于王羲之被人扁平化的理解,实际上这都是不好的做法。
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我们从一个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后世的统治者之所以这样有意无意的“曲解”他们,也是有深刻原因的。
对于王羲之来说,后世统治者是对他有所忌惮的。也就是说,是防着他们的。由于中国古代以强大的血缘为连接点而形成的氏族关系在整个权力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统治者既要对他们进行安抚和承认,同时又不能太过,否则有让他们干政的危险,于是从艺术进行着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所以后来的皇帝,甭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是力捧王羲之,实际上都是对当时王羲之的后人释放这样的一个信号:你们的祖先很厉害,我很敬佩,也一直尊敬你们,希望你们一直这样安生下去,别给我捣乱就好,只要你老老实实的,我也老老实实的对待你们。
那么到了唐代,乃至于清朝,王羲之家族势力已经消失了,为何他们还要追捧王羲之?这既有历史的因素在起作用——即以前人都承认,那么我们也跟风追认就好了,也有其他的政治因素,比如清朝入关,在当时文人看来是蛮夷入主中原,所以搞得清朝人在这方面蛮不自信的,因此他们一方面怀柔,承认汉文化,包括儒家等,这其中就有王羲之的书法,一方面又以武力胁迫,比如文字狱。
对于颜真卿来说,后世的士大夫需要一个正直、为国的忠毅之人作为他们的榜样,因此反而是对于颜真卿的为人津津乐道,这也是符合统治者统治臣下的利益的。
所以,我们要想看清楚这些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就要抽丝剥茧,弄清楚这其中的历史逻辑,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相对真实并且接近历史原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