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银城好玩吗,比宋朝西北驻军几十万都管用
落银城好玩吗,比宋朝西北驻军几十万都管用?
唐太宗李世民干趴了中原群雄后,这让其感到无聊万分,所以他打算给自己找些乐子。
很快唐太宗将目光瞄准了西北地区,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军攻破高昌,并在该城建立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建立后,唐朝在该地部署2万兵力,不要2万人少,可他们却能保住西域稳定
半个世纪以后,李世民儿媳妇武则天,觉得很有必要加强西域管控,所以她又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同时派出3万兵力驻扎该地。
这样一来,唐朝在西域地区部署5万兵力,不要看着5万常备军少,可唐朝依靠这5万常备军迫使西域各路诸侯不敢乱动,只能老实做唐朝小弟。
相比之下,北宋神宗期间,为了抵御西夏对自己的威胁,驻扎20万常备军,然而如此庞大军队没有给北宋带来任何安全感,反而被西夏打得满地找牙,可谓一点尊严都没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来探讨下这个话题。
强盛的大唐,是唐军在西域站稳脚步关键一个王朝最强大的时候,他们对于维护稳定决心十分大,所以那些有小九九的野心家不敢乱动。
唐朝就是这样一个王朝。
唐朝统治期间,总共对外打了130场战争,所以我觉得整个时期,不是在打仗,要不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那么唐朝究竟那些国家民族发生过战争:新罗、高句丽、突厥、吐蕃、大食、回纥等国家。
唐高祖武德期间,对外打了三十场战争,唐太宗期间,唐朝又对外打了二十多场战争。
这些战争中,唐朝基本上都是胜利者,实现了自身的战略目标。
长期战争,不仅维护了统治安稳,同时也练就出一帮绝世名将,这些名将几乎都有灭亡国家例子,可以说在这些人辉煌战绩,让西域各国不敢造次。
李靖:灭亡南梁、平定突厥、在灭吐谷浑。
苏定方:亡西突厥、葱岭、百济等国家,为安西都护府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玄策:一人灭亡了天竺。
从这三人的战绩可以看出,唐朝建立初期军事力量极为强悍,以至于周围的国家没人敢惹怒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三人。
如此强盛大唐作为西域5万人的后台,你说西域各国谁敢动,毕竟谁都不敢冒着亡国灭种危险得罪大唐。
除了绝对的军事能力外,那时候唐朝政府已经树立了绝对的权威,这期间大唐是世界经济、政治中心,大唐皇帝李世民更是被称之为“天可汗”,唐朝政府对于西域控制力极强,所以完全没必要派个几十万大军驻扎西域。
相比于唐朝,宋朝对外战争频率比较少,而且多数时候宋朝都是失败者。
除了前期灭亡北汉战争外,宋朝在辽国交锋中都没有获得胜利。
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国防能力不行,产生不了威慑力,军队再对也没有用,少数民族认为宋军就是纸老虎,压根不太害怕。
安西北庭都护府战斗力强盛强悍不要看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仅有5万驻军,可他这5万驻军比宋朝20万站立强上太多。
唐朝为了确保西域安全,派出大量悍将驻守西域,这事情很正常,毕竟保住西域这条丝绸之路,可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因而,首批驻扎西域唐军战斗力绝对是天花板级别。
之后继承大位皇帝,也没忘记西域重要性,因而在该地区始终部署最精锐部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安史之乱爆发,中原人马无力平定叛乱,唐朝政府想到了驻扎西域部队,就这样安西、北庭都护府军队被调回内陆。
两地军队被调回内陆后,吐蕃迅速出兵占领陇右、河西,直接切断了安西、北庭都护府和长安联系。
然而,吐蕃安西、北庭都护府和长安联系,他们先是把忠于唐朝实力消灭,然后他们集中力量进攻安西、北庭都护府,但是战局没有想象中美好,他们被缺兵少粮唐军硬生生阻挡了三十年。
从这段事实可以看出,安西、北庭两地守军,居然没有在后援情况下,硬生生抵御住吐蕃,这个战斗力让人不得不佩服。
恩威并用,四海归心除了国力强大,军队战斗力强悍后,唐朝能稳定西域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没有采取高压政策,而是对西域地区采取恩威并用策略,从而确保自己能长久控制西域。
唐朝政府对于西域态度很明确,平等对待各族,不改变他们习俗文化,不以征服者姿态出现,这样态度让西域各部落首领很放心,所以他们很愿意配合唐朝加强对西域控制。
还有就是,唐朝在西域驻军,不给当地人加重负担,而是让军队的人训练后空余时间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该项政策出现,直接减轻了当地人民的压力,使得唐军受到了拥护。
除此之外,唐朝对于被自己打败的国家,没有采取种族灭绝,而是妥善安置,让他们有住地方,还有足够粮食,不会饿到自己。
除了恩威并用的态度后,唐朝还积极跟少数民族政权和亲,拉近民族关系,消除隔阂,确保中央政府和地方亲和力。
唐朝和宋朝,对军队的要求控制力不同唐朝方面对于武将十分放心,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将军拥有绝对的权力,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能自己做主。安西、北庭都护府之所以能自己做主,主要是两地距离长安太远,送一次消息太久,所以皇帝便给予了他们足够的权力,毕竟很多时候,武将在外领兵打仗,更多时候要有立马决断权力,如果一味等待消息,有可能会让战机瞬间措施。
安西、北庭都护府将领就,绝对都是手握重兵的大佬,他们对忠心天地可鉴,所以他们指挥军队作战时,会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因而打起仗来,手脚也不会被过多束缚。
宋朝之所以贫弱,主要是宋太祖赵匡胤本身就以武将身份夺取天下,所以他对武将十分忌惮。
因而,他时刻都在担心手下会出现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夺取自己好不容易建立江山,所以,他决定好好限制武将权力。
所有武将都不能独立带兵,武将带兵打仗的时候,必须要文官陪同才可以,这个文官主要责任就是监视武将,防止他会做出威胁朝廷事情。从这点可以看出,宋朝军队真正老大不是将军,而是文官。
多数文官只会之乎者也,打仗这事情压根不擅长,所以他们掌权很大程度拖垮了宋军战斗力,所以北宋在西夏边境部署20万军队,之所以会被西夏击溃,就是这层原因。
除了文官掌军不利国防外,宋朝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军队中吃空饷情况太严重,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那时候驻扎西夏附近兵力不可能有20万,能有个10万已经很不错,你说军队数目和实际不同,是不是很容易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
以上我们可以得知,唐朝2万军队可以驻扎西域,宋朝20万军队压根没法让西夏对其重视。
如果要以四个字来形容唐宋两个朝代,我觉得盛唐弱宋再合适不过,从盛、弱两个字就可以看出,两个国家军队战斗力,所以有心之人在挑战他们时候,自然也要多番掂量。
唐军战斗力本身强悍,所以他们在面对外人威胁的时候,他们有足够能力保护自己,宋军完全没这方面实力。
唐朝军队将领拥有绝对权力,宋朝军队权力集中在文官手里,所以他们在打仗时候被束缚的地方太多,压根放不开手脚。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半山绝句?
“半山”开头的七言诗句
1、半山天下文章伯,邓家声名亦辉赫。——出自危稹《上隆兴赵帅》
2、半山相俟归投老,若水公兮急退流。——出自许月卿《次周尚书八首》
3、半山溪雨带斜晖,向水残花映客衣。——出自唐·刘长卿《送杨於陵归宋汴州别业》
4、犬已久忘曾宿客,半山风铎似迎人。——出自赵蕃《书合龙寺旧题后》
5、西日堕云斜照尽,半山秋雨落馀飞。——出自郑刚中《贵溪道中四绝》
6、柿叶飘零满屋除,半山衔日落丘墟。——出自刘应时《秋郊》
7、它日庵居定相奉,半山松竹更谁容。——出自曹勋《和谢参政卜宅》
8、古庙炷香知某客,半山摇扇望吾家。——出自方回《立夏明日行园无客五首》
9、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出自唐·罗邺《题水帘洞》
10、深坞结庐穷水石,半山开径入松筠。——出自金君卿《寄别致政王中允》
11、半山风雨截江城,未脱人间总是尘。——出自南宋·文天祥《尘外》
12、半山都成水泽国,平地皆作龙蛇窟。——出自方逢辰《田父吟》
13、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出自唐·韦庄《秋日早行》
14、半山落日樵相语,一迳寒松僧独归。——出自于石《半山亭》
15、骊龙塘上邓家丘,半山老人所钓游。——出自危稹《上隆兴赵帅》
16、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出自范成大《夔州竹枝歌九首》
17、乱点落池惊睡觉,半山含润沃心焦。——出自苏辙《木山引水二首》
18、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出自宋·岳飞《题雩都华严寺》
19、园径萧条草树荒,半山林影净回塘。——出自范端臣《藏春园》
20、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出自唐·皮日休《惠山听松庵》
21、半山人去东坡没,妙墨空嗟榡上磨。——出自韩元吉《姜特立寄诗编为赋四首》
22、风剪飞丝雨脚残,半山虚旷九秋寒。——出自俞掞《白华岩》
23、一种灵苗人不识,半山霜夜南痕乾。——出自林景熙《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附子冈》
24、见说小儿齐拍手,半山寺主褁头巾。——出自杨万里《半山寺三首》
25、落日扁舟万古心,半山明耀半溪阴。——出自汪莘《九月十六日…舟如钱…日舟中杂兴》
26、半山斜日荒凉寺,更有残碑待拂尘。——出自潘柽《送友人游金陵》
27、千载登真谢自然,半山遗迹号金泉。——出自邵伯温《句》
28、半山云脚炊烟湿,一枕松声涧水鸣。——出自郑清之《净明院》
29、半山未是忘情者,重拜头厅便出来。——出自刘克庄《瓦送》
30、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出自杨万里《读诗》
31、半山木落楼台露,几树霜余橘柚明。——出自张栻《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32、将以愚民岂其然,半山失喜为动色。——出自郑清之《送新姜与葺芷》
33、半山便遣能参透,犹有唐人是一关。——出自杨万里《读唐人及半山诗》
34、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出自唐·裴说《春日山中竹》
35、寂寂春葩映短墙,半山松竹奏笙簧。——出自黄公度《题翠峰寺西轩》
36、淮山里在银城里,半山诸峰越样青。——出自杨万里《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
37、半山塔寺藏云树,绕郭楼台住水天。——出自元·张翥《忆吴兴》
38、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出自唐·司空曙《雪二首》
39、半山松菊略能存,犹有荆公旧墨痕。——出自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40、门外青苗浑不见,半山松竹自秋声。——出自张绍文《定林》
41、半山飞瀑元如雪,况是今朝雪里来。——出自袁甫《崇圣寺瀑布泉二首》
42、半山辱国卖丛祠,锺步诸坊卷酒旗。——出自杨万里《寄题太和宰…勤民二…停罢坊场图》
43、一代衣冠霸业休,半山金碧梵宫留。——出自黄公度《题凤凰寺》
“半山”结尾的七言诗句
1、窥鱼白鸟明残照,抱石幽云点半山。——出自潘阆《句》
2、夜深一阵打窗雨,卧听风雷在半山。——出自陶弼《祝融峰》
3、平晓春云失半山,蒙蒙小雨暗江干。——出自张耒《寓寺八首》
4、东冶亭东转半山,栽松庵外万琅!鲎运諞s《金陵杂兴二百首》
5、端能面我九年壁,不惜分君一半山。——出自刘克庄《次韵二首》
6、苍崖万仞倚空寒,一道飞泉泻半山。——出自宋·白玉蟾《流憩》
7、三生习气除难尽,也许渠分一半山。——出自方岳《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梅坡》
8、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出自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9、临川老儒王半山,文章未肯班传间。——出自许月卿《次韵》
10、风吹客袂游甘露,雪打人头入半山。——出自徐似道《为刘改之作五首》
11、夜闻便谓迷三径,晓看依然在半山。——出自吴芾《待雪不至呈子仪》
12、一双玉塔倚绝壁,两道白云腾半山。——出自王阮《瀑布二首》
13、晚业碎玉零珠后,已老苏州一半山。——出自袁说友《腊雪二首》
14、不分唐人与半山,无端横欲割诗坛。——出自杨万里《读唐人及半山诗》
15、九天使者邀归艇,五岳丈人分半山。——出自宋德之《题太平兴国官》
16、凭谁说与矮师叔,投老求分一半山。——出自宋·艾申《疏山》
17、林泉会有相逢日,风月应须乞半山。——出自张耒《赠别仪上人》
18、受业初参且半山,终须投换晚唐间。——出自杨万里《答徐子材谈绝句》
19、名花美酒疏钟永,坐见斜晖隐半山。——出自元绛《和圣徒洛中九老会》
20、坐深却得无穷趣,只看平川一半山。——出自楼钥《括苍烟雨楼》
21、石矶坐久风林静,一派泉声落半山。——出自葛绍体《苍岭行三首》
22、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出自杨万里《读诗》
23、谁知海上诗狂客,占得胶西一半山。——出自苏轼《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
“半山”在中间的七言诗句
1、夜半山舟谁负去,盖棺犹是昔簪缨。——出自何梦桂《挽劲轩郑府理》
2、熙宁相住半山寺,元佑人宗独乐园。——出自方回《跋张明府独乐园图二首》
3、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铁荒行踪。——出自范成大《后巫山高一首》
4、倒尽酒壶终日醉,卧听儿诵半山诗。——出自南宋·陆游《春雪》
5、船行半山青蒲末,塔立参排杂树间。——出自张闰《野芳亭写望》
6、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出自杨万里《野菊》
7、三秋月冷半山云,来谒维摩必有因。——出自释普岩《送僧见孟侍郎》
8、天教神禹使壬甲,幻得蟾蜍半山压。——出自袁说友《过虾蟆泉》
9、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出自欧阳修《琅琊山六题·归云洞》
10、衮冕尘埃半山寺,自相撑拄过年年。——出自周文璞《半山寺》
11、行行半山杖履逢,小憩平章景异同。——出自陈淳《和林叔己咏福寿林塘韵谢杨守举状》
12、老我愁双半山玉,凭君浅酌一荷金。——出自杨万里《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13、九重楼阁半山霞,四望韶阳春未赊。——出自唐·韦元旦《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14、近村篱落低临水,直面峰峦半山云。——出自李弥逊《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15、持此东归似同志,故应分我半山林。——出自范成大《寄虎丘范长老》
16、落舟半山人未起,万蛙声里子规啼。——出自易平湖《晓岸》
17、步障连空鞋一屋,不如萧散半山园。——出自吴泳《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18、翠箬久藏千岁药,碧池深纳半山泉。——出自张景修《游九锁山》
19、闻说游人多好事,谁能扶直半山亭。——出自陆文圭《大茅峰四绝句》
20、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出自唐·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21、老已为民犹学问,向虽作吏半山林。——出自南宋·陆游《冬晴稍理旧学有感于怀》
22、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出自近代·王国维《浣溪沙》
23、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出自张耒《牛谷口》
24、幽栖带郭半山峰,密意虚怀莫可同。——出自释延寿《山居诗》
25、尽倒浓漓浇磊磈,胸中着我半山云。——出自李弥逊《次韵林仲和筠庄》
26、旧属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邻。——出自楼钥《陈顺之灵壁石砚山》
27、城中十月雨蒙蒙,遥看句骊半山雪。——出自蔡肇《句》
28、攎将清血洒昭陵,幽谷蛇啼半山晚。——出自钱易《西游曲》
29、留取半山看未了,火云时节约重来。——出自张闰《送客至无相…岭小憩…书所见十首》
30、带雨一声天外落,过江穿破半山云。——出自赵福元《晚钟》
31、雨余草长四野青,日落烟生半山紫。——出自南宋·陆游《春日登小台四望》
32、淅淅风摇玉露秋,尚怀分柿半山不。——出自胡寅《将游上封先寄南台珏老》
33、行人都上半山青,记得前朝傍险行。——出自杨万里《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
34、五更钟鼓半山月,两岸渔樵一笛风。——出自元·于石《潇江亭》
35、云寒夜半山鬼号,十年两耳秋萧瑟。——出自方岳《胡道士山房听琴》
36、行到半山奇绝事,白鹇如练挂青松。——出自舒岳祥《丙子九月陈村避地三绝》
37、夜半山风响翠梧,一窗皓月翠琴书。——出自宋·白玉蟾《梧窗二首》
38、看到半山三不足,依然野水漫青苗。——出自杨元亨《题半山寺》
39、高林缥缈强可见,茅屋半山烟雨昏。——出自王之望《钟鼓山间久雨二绝》
40、懒访半山云顶庵,且撑一叶泛溪南。——出自刘克庄《用厚后弟强甫韵》
41、斜日半山烟半岭,人生不合遇倾城。——出自利登《玉台体》
42、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出自唐·雍陶《晴诗》
43、啸罢半山闻逸响,诗成绝壁见新题。——出自释善珍《龙泉山中》
44、自从半山经小亭,仰望巨石扶轩楹。——出自楼钥《巾山》
45、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出自唐·元结《宿丹崖翁宅》
46、寺悬金榜半山隅,石路荒凉松树枯。——出自唐·卢纶《斅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
47、绿阴黄鸟半山园,谢字王名宛若存。——出自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48、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出自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49、却忆半山服坡老,叉鱼奇韵费雕锼。——出自方回《雪后》
50、溪流直傍长堤去,缭乱半山桃李花。——出自韩元吉《洞溪绝句三首》
51、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涧拂衣轻。——出自唐·张佐《忆游天台寄道流》
52、半沦溪谷半山冈,地狭民多尽盖藏。——出自曹彦约《祁门道中即事》
53、泉下定为明允笑,果能看破半山无。——出自刘克庄《书事二首》
54、警句可编半山集,高风宜配客星祠。——出自刘克庄《题听蛙方君诗卷二首》
55、夜半山腰震雷起,白龙下饮天池水。——出自明·张时彻《天池寺》
56、惟有明皇留辇处,至今云雾半山横。——出自邹浩《陈满堂》
57、未省半山梅在否,东风归路忆长干。——出自洪咨夔《答家朝南二绝》
58、拟辍半山分座住,先镌一枕借床眠。——出自范成大《再到虎丘》
唐太宗李世民征高句丽?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李唐是在隋末纷乱的战火中脱颖而出,最后降服了群雄以后建立起来的。几十年的兵燹,真可谓山河破碎,血流成河。
李渊建立唐朝以后,开始修整这个千疮百孔烂摊子。但是还没等收到多大的成效,就江山易主,换李世民来治理了。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励精图治,首先制订了一系列相应的内外政策。
对内,劝课农桑、休养生息,使得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
对外则开始攻灭东突厥、薛延陀,降服西域,设立安西四镇,被北方各族共尊为“天可汗”。
这一番动作之后,他觉得已经为唐朝的百年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伟大的君王从来不会把目光停留在眼前这一点上,必须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才行,而李世民正好具有这种眼光。
此时他的着眼点落到了遥远的辽东,那里是高句丽占据的地区。当年隋炀帝三次征讨高句丽而不果,现在,李世民要对他进行讨伐了,以建立不朽功业。
公元645年六月,唐太宗李世民亲统十万唐军精锐,分水陆两队同时进攻;并且号令新罗、百济、奚、契丹、靺鞨这些归顺的部落,配合唐军的行动,分道进击高句丽。
唐军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破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城,打到安市城时,双方在这里形成胶着状态。
高句丽在得知唐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后,也组成自己的联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计有高句丽军队,还有其治下的泊咄、安车骨、白山靺鞨等部落,共同抵抗唐军。其中,最为积极的当属白山靺鞨。
靺鞨,又称“靺羯”,是个很古老的民族,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 到了唐代,分裂为七个部落,分别为粟末靺鞨、泊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黑水部、白山部。
相比于其他靺鞨诸部,白山靺鞨居于长白山地区,在地理上,距离高句丽最近。地理上的靠近,加深了他们和高句丽的交往,同时也密切了双方的政治联系。
当时高句丽联军由北部的傉萨(相当于唐朝的都督)高延寿和南部傉萨高惠真合成,总兵力达十五万,驰援正被唐军围困的安市。
而此时围困安市的唐军,却只有六万众。
虽然李世民手下兵力较少,但都是精兵。两军一相遇,唐军表现极为神勇,硬是把兵力优势的高句丽、靺鞨联军,杀得死伤过半。
七月二十二日,双方又发生一场激战,高句丽军被斩首两万余级,另有四万余部被唐军围困。
二十三日,见突围无望,高句丽援军主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士卒三万六千八百人投降。
此役收获颇丰。一下子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李世民有一种成就感。下来就是对俘虏的处理了。
李世民处理高句丽俘虏时,显得非常的宽宏大度。把俘虏中“简耨萨已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也就是说,把他们头头脑脑的,都他们编入自己的麾下,授以武职,然后先带到中原安置;其余人都全部释放,让他们回平壤老家。
高句丽的战俘处理完以后,就该轮到那些靺鞨士兵了。大家以为也会像刚才一样,该收编的收编,该放的就放掉就完事了。谁知此时李世民脸色突变,和平素以豁达著称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新唐书》记载,唐太宗命令“收靺鞨兵三千余,悉坑之”。就是下令将白山、泊咄、安车骨三部靺鞨兵三千三百人,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这在李世民一生的军事生涯中,是很罕见的暴行。
为何李世民做出这种极端决定呢?
他处于以下几种考虑:
一、靺鞨士兵曾经让李世民十分头疼
在高句丽联军中,靺鞨族士兵虽然人数较少,但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的士卒精于弓马骑射,且逞勇好斗。凭借娴熟的骑射和高昂的士气, “每战,靺鞨常居前”,就是说每次攻击唐军他们都一马当先打头阵,死心塌地跟着高句丽,跟唐军血拼到底。
还有就是靺鞨骑兵对唐军的不断袭扰。他们常使唐军腹背受敌,屡遭袭扰。尤其对唐军后勤补给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平时要想消灭这些靺鞨骑兵,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俘获如此多的靺鞨骑兵,唐太宗又怎么会轻易的放虎归山?
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故此李世民才会怒不可遏,对他们下了死手。
二、太宗皇帝要借靺鞨俘虏,杀鸡儆猴、敲山震虎
靺鞨士兵就是再骁勇善战,由于是个小民族,而且还分裂成许多小部落,所以在唐朝和高句丽相争时,说白了他们只不过是双方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太宗贞观二年,乃臣附,所献有常,以其地为燕州。帝伐高丽,其北部反,与高丽合。” (《新唐书·卷235·黑水靺鞨》)
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当年的整个靺鞨,很早之前已经归顺唐朝。并且朝廷在他们的居住地区设立燕州,属于唐朝的属地。
高句丽兴兵作乱时,他们其中的一部分看不清形势,悍然跟着高句丽人出兵攻打唐军。因此让李世民非常生气。所以他们对唐朝来说是就是叛臣。
两军对阵,李世民对对垒的敌人,表现出正常的尊重;但是对背叛者,就没有那么多的仁慈可言了。
何况这次征高丽,唐朝治下北狄各族新罗、百济、奚、契丹、靺鞨都有随从唐军出征的士兵,如果不严惩背叛者,就不能使自己的“羁縻政策”得到顺利实施,也无以警告后来者。
三、用刚柔相济的手段,起到瓦解敌军的作用
当时唐军屯兵于安市城下,攻城日久毫无进展。为解困局,唐太宗既想用铁血手腕,震撼敌方的抵抗意志。又想以怀柔手法,收服高句丽的人心,令其感恩怀德。
但是,这个尺度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如果为了震慑敌人,杀掉了高句丽俘虏呢?那就会激起高句丽同仇敌忾的情绪,以及誓死不降的决心。
所以李世民在安市城下,宽宏大度地赦免高延寿、高惠真等降将,释放高句丽俘虏。只为感化民心,让高句丽民众知晓,若降必受优待,可保性命无虞。
同时,唐太宗又无情地活埋了全部靺鞨战俘,就是要瓦解高句丽的抵抗意志,让敌众明白,抵抗唐军,断无生路。
白山靺鞨等部只是高句丽的附属、仆从,并非高句丽本族百姓。即便杀光了靺鞨战俘,高句丽人也不至有丧亲之痛,也不用担心会激起敌众的反抗情绪。
李世民此举确有欺软怕硬之嫌。可谁叫在唐朝和高句丽两雄相争的格局中,寄人篱下的靺鞨人,没有什么话语权可言呢?
可怜的靺鞨战俘,就这样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成为李世民玩弄杀鸡儆猴游戏中的一只样品鸡!
可惜李世民的敲山震虎、杀鸡儆猴计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唐军于安市城下,覆灭高句丽援军,尽屠靺鞨俘虏后,“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
但坚守安市的城主,并没有被唐太宗的恩威并施吓倒,他们众志成城,进行了殊死的抵抗,唐军久攻不下。
此后,深秋将至,辽东一带早寒,草枯水冻,军粮将尽。九月十八日,李世民被迫下令,班师还朝。
李世民的高句丽征途,就因一个小小的安市而功亏一篑,从而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但准备回师的李世民是如何对待敌手的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军班师时,“乃耀兵于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迹不出。城主登城拜辞,上嘉其固守,赐缣百匹,以励事君”。
虽未能攻克安市,李世民却由衷敬佩安市城主,临走时赐给他们许多物资,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敌人的敬意。
这大概就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吧!
参考资料:
《新唐书》宋·宋祁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地和苑对应的学校都是什么啊?
地和苑小区对应的小学是浦口实小教育集团万江校区,幼儿园可以上公办的小红花(在浦东村,学费600-700/学期),也可以上万江幼儿园(民办,学费2000左右/月),如果经济允许,建议上万江幼儿园,但现在学位比较紧张。初中是河西中学,这个中学的美术班(尖子班)还可以。如果评桥北最好的公办小学和中学,还是浦口实小和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但这两个学校没有共同的学区房。这方面有其它问题,欢迎来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