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基金,杨振宁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2023-10-05 193阅读
广告一

微子基金,杨振宁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杨振宁最主要的成就是: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杨密尔斯理论。杨振宁绝对是再世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物理界绝对头排的几个物理学家之一。

微子基金,杨振宁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那些在公立学校辞职后去私立学校当老师的人?

那些在公立学校辞职后去私立学校当老师的人,辞职前大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一时冲动或者是头脑发热。因此他们的感受也是五味杂陈,后悔的有,不后悔的也有,这就是因人而异了。

敢于在公立学校辞职去私立学校当老师的人,大都是能力比较强且有一技之长或者是一专多能。他们到私立学校后适应快,发展好,收入自然是相当可观的。有的拥有一技之长,比如书法好的,利用晚上与周末节假日等,在外面私开一些收费的书法指导班,那收入就更可观了。所以对这一类人他们是不后悔的。毕竟在公立学校是严禁开设收费指导班的。

私立学校还能存在,说明教学质量不会差,因此这些敢于从公立学校辞职去私立学校当老师的人,他们的教学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即使万一私立学校倒闭了,关门了,他们也可以跳槽到别处,毕竟能力强,去哪都受欢迎。

至于后悔的,那大多是水平不够强,又没有突出的特长,在私立学校混不好。眼看着公立学校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日渐水涨船高,自己的工资仍原地踏步,后悔之心就会油然而生。

总之,那些敢于在公立学校辞职去私立学校当老师的人,他们当初的目的是奔着高工资与好福利去的。他们坚信自己的能力,觉得即使将来私立学校不存在了,他们依然能凭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这样他们对自己的选择不会后悔。

只有那些能力不够强,又没有什么特长,混得又不好的人,眼看着坚持呆在公立学校曾经是自己的同事日渐好转,甚至原本一些比自己能力还差的工资及福利待遇都好过自己,就会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简单,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买单。后悔也好,不后悔也罢,路已经起步,就要义无反顾。你说是吧!如果有不同的看法与建议,欢迎讨论留言评论区!

@金钰良言情感在线关注我,与你同行,伴你成长,领略不一样的烟火!

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有哪些?

杨振宁先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之所以经常会有人提出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问题,实际上主要是纠结在两点。

一是在中国国家安全领域最为需要的时候,杨振宁没有回国效力。

当时,中国的国际环境非常严峻,有许多科学家放弃了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相当优渥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条件,历尽千辛万苦,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为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以及其他许多领域的打破封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许多人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而那个时候的杨振宁呢?并没有和那部分科学家一样回国,而是继续留在美国搞研究。

实际上这一点,主要还是误解。当时中国最需要的是应用型科学家,我们那个时候急需的是能够让中国的国防实力快速增强的实用技术。而杨振宁搞的理论物理,属于基础科学,当时的中国并不急需,也没有那样的科研环境与条件,他回来估计也毁了,后面那些震惊世界的理论物理成果可能就没有了。

当然,如果杨振宁回来转而搞应用技术的研究,是否可行,这个不能假设的。

二是杨振宁于2003年底,回中国定居,并于2015年4月1日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

这一点最为许多人不理解,甚至反感。认为杨振宁在中国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他没有回来,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了,国家强大了,他才回来,而2003年的时候,他都已经是81岁的老人了,明显是在美国混不下去,才想起了回国养老的。

按照杨振宁先生的成就,多个院士和终身教授的头衔,数不清的各类奖项,人家在美国想过什么样的日子不行啊?回国来养老?这样说是不是连自己都信服不了?

还有一点题外话,人们之所以对杨振宁出现很多负面的看法,也与杨振宁再婚的事情有关。

在2004年,也就是回国的次年,82岁的他就和当年才28岁的漂亮姑娘翁帆结婚了。二人相差54岁,这样悬殊的年龄差,让人大跌眼镜的同时,更因为杨振宁本人特殊的身份,在国内民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然主要是负面的。

实际上这个问题,属于杨振宁于翁帆之间私人范畴的事情,人家二人你情我愿,外人是说不得什么的,之所以有看法,也就是和中国传统的观念不太相符,心里不舒服而已。实际上,在过去,那些高龄的达官贵人娶年轻女子做妻子,真的不在少数,就连当代那些科学大家们,这样做的也不在少数。

杨振宁只是因为特殊身份,他和翁帆的忘年婚姻才招致了许多非议,甚至还传出一些有损人格的谣言。

无论外人怎么说,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到2021年,已经是第17个年头了。17年啊,在这样的时间跨度里,不知道有多少看起来般配的婚姻走到了尽头,而杨振宁与翁帆伉俪,依然坚守在婚姻的殿堂里,这就让以前持怀疑态度的人们改变了当初的看法。

需要指出的是,杨振宁的前妻杜致礼,是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女儿。

要说杨振宁先生对中国的贡献,那得先说说杨振宁先生对世界物理科学发展的贡献。

杨振宁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有很多,我们简单摘出几个。

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现象,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Mills规范场论(即非阿贝尔规范场论),也就是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这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伟大的物理成就,在层次上是高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

其他还有统计力学的相变理论等等,他的许多研究和成果,都具备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再说说杨振宁先生对中国的贡献,这里面可以分为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但实际上可能没有那么严格的划分,之间许多都是相互作用的。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科技的发展实际上是处于被世界封锁的状态,中国的科学家与世界科学家的交流几乎是没有的。关起门来虽然也出了不少重要的成果,但与世界科技发展的脱节,使得中国大部分人不知道国外科学家们都在研究什么,世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不与世界交流,只会迟滞中国科技的发展,而且因为对中国不了解,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不愿意与中国科学家进行交流。

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种不了解、不信任、不来往的,正是杨振宁先生。正是他利用自己在科学界的崇高地位和对中国现实情况的了解,不断穿梭世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向同行们介绍中国的情况,取得了这些科学家们对中国的重新认识与关注。

有了杨振宁的不懈努力,来中国考察与讲学交流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中国科学家走出去了解世界的也同样多了起来,这对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渠道。

杨振宁先生不但邀请世界著名科学家来中国交流,本人更是经常来往与大陆和香港进行讲学,把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介绍到中国,开拓了中国科学家的眼界。

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杨振宁立马回国,就提交了一份长长的名单,其中第一个就是邓稼先。别小看这个名单,它可是挽救了许多科学家的,在当时中国的那种环境下,是相当不容易的。

他见邓稼先,可不是仅仅叙旧那么简单,而是毫无保留地向邓稼先介绍了量子场论和西方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一边讲一边拿笔演算,只相当于是把国外先进的科技介绍给国内的科学家的。

所以,中国科技在现代化方面的发展,杨振宁先生功不可没。这方面的工作,也算是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间接贡献吧。

杨振宁先生对中国的直接贡献。

中国科技大学创建的首期少年班,就是在杨振宁、李政道的倡议下于1978年成立的,这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杨振宁发起成立了资助中国学者去石溪分校进修一年的“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并且在这里设立了CEEC奖金,资助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

杨振宁本人也捐赠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奖励优秀人才的培养,他在清华大学的百万年薪,更是发文不取,全部捐给了科学研究。

他还推动创立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南开大学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建立。

这些研究中心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华裔科学家,比如首位亚裔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

杨振宁倡议建立了吴健雄物理奖、陈省身数学奖、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等等一系列奖项。

1996年1月,杨振宁被授予国家级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杨振宁回国后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在部分领域里,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

在人才培养上,更是输送了近千优秀学生出国深造,提升了中国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层次。

杨振宁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实在是太多了,在这里也不一一列举了。

杨振宁先生在维护中国利益方面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1971年上半年,作为海外华裔科学家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杨振宁参加了保钓运动。

1971年10月,美国参院外委会举行的听证会上,杨振宁为“归还冲绳协定”的历史与现实依据作证。

杨振宁也为中美关系的邦交正常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2017年2月,杨振宁教授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先生的历史定位:目前世界上可以比肩爱因斯坦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之一)。

杨振宁的最后一战,不惜得罪人,坚决反对中国科技“大跃进”。

这就是著名的是否应该建立费用达200亿美元的CEPC(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的争论。

2015年,针对CEPC该不该建的问题,杨振宁与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之间爆发了一场争论大战。

杨振宁说,在中国还没有完全脱贫,而且科研经费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的超级项目,需要谨慎。

总之,杨振宁先生对世界、对中国的贡献,早就超出了一般意义。无论从哪个方面,杨振宁先生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值得国人尊敬。

那些试图妖魔化杨振宁先生的言论都是不负责任的,更是站不住脚的。

杨振宁到底有多厉害?

在开始正文之前,种花家问下各位是在哪种场合下才认识有杨振宁这一号人物的?因为这个第一印象对评价一个人影响很大,所谓先入为主就是这么来的:

1、杨振宁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2、杨振宁伟大的物理学成就?

3、杨振宁和翁帆结婚事件?

可能很多朋友都通过第三件事情才认识杨振宁的,所以围观群众对他的印象并不好,对于网络上满天飞的言论也就不奇怪了,当然我们今天并不是来八卦的,因为杨老和翁帆女士结婚已经第14个年头了,时间证明了一切,所以咱今天就一笔带过了,还是来聊聊正事!

史上最快速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关于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也许是大家认识他的第二排名选项,毕竟是华人世界中的第一,所以这个知名度还是很高的。

宇称是什么?

宇称是量子力学中描述的宇称变换中的变换量,而宇称变换则是在一个三维坐标系中的x、y、z轴同时进行变换,而之间的变换只是其镜像,在宇称下的标准模型都是宇称对称的,但弱相互作用力中并没有继续保持这种对称性。

诺特定理

诺特定理的表述极其简单:物理学里的连续对称性和守恒定律一一对应。

诺特定理是以埃米·诺特的名字命名的,爱因斯坦形容她为数学史上最终要的女人,但她在物理学上的发现却成了现代物理学的指路明灯!

诺特定理描述的守恒定律和对称性一一对应,简单的说就是每一个对称性都将和守恒定律一一对应,比如旋转对称对应的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则是时间平移对称,动量守恒则是空间平移对称等,只要发现了一种新的守恒,那么就会有一种对称等着它!

所以宇称守恒就是这么来的,在1956年以前,宇称守恒就像能量守恒一样深入人心。因此当杨振宁和李政道折腾出宇称不守恒的案例时,难以想象对科学界的震撼是有多大!

宇称不守恒

科学界早在1956年之前就已经发现了两种介子,它们的自旋,质量,电荷完全相同,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粒子,第一种介子衰变时产生π介子数是2个,第二种介子衰变时产生π介子数是3个,这让科学家怀疑了自己的判断,认为这是两种粒子。π介子为奇数的总宇称是负的,π介子偶数的总宇称是正的,因此科学界以衰变方式不同将两种粒子分别命名为θ(偶数)和τ(奇数)。

1956年,经过深入研究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在排除了各种因素之后,认为τ和θ是完全相同的一种粒子,只是在弱相互作用下,两者的运动规律并不完全相同,同年6月李政道与杨振宁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共同发表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论文,认为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内存在“不守恒”现象,θ和τ是两种完全相同的粒子。

1957年1月9日吴健雄与安布勒、海沃德以及霍普斯等科学家从观测钴60的衰变实验证实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发现。“我不相信上帝是个左撇子”这话就是当时得知弱相互作用下不守恒的泡利说的,他还打算拿一笔钱来打赌。

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从发表论文到获奖仅仅相隔12个月,而据统计诺贝尔奖平均得奖时间为18年,其实这从侧面反映出宇称不守恒对科学界的震动。

宇称不守恒是杨振宁最大的成就吗?

用了那么大篇幅说了半天,这不是杨振宁最大成就吗?准确的说这应该是李政道最大的成就,因为这是杨李两人合作的,诺贝尔奖奖金也是两人均分

请注意1/2,这就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认定的贡献。但对于杨振宁来说,他的事业才刚刚开始,下表是杨震你一生中的最重要的几个方面的贡献:

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以及粒子物理和场论四个方面都有极其显著的共享,任何一个人只要在这一领域中有任一建树,他将跻身顶尖科学家行列,而杨振宁则有十几项。根据科学界对其的评价,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只能排到第三位而已!前两位分别是:

D1.1954 Gauge Theory(杨-Mils规范场论)。论文序号:54b,54c。A3.1967Yang-Baxter Equation(杨-Baxter方程)。论文序号:67e。

不明觉厉,细思极恐,我们先来说说这两个理论的延续吧,先说跨界的吧,有六个菲尔兹奖是通过研究杨米尔斯方程和杨巴克斯方程获得的(各三个),菲尔兹奖大家都知道,数学界的诺贝尔!

另外还有有七位获得者是因为找到了杨振宁的标准粒子模型中预测的粒子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比如丁肇中和希格斯,因粒子物理界研究间接获得诺贝尔奖则有数十位,在1960年后杨振宁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的学生几乎垄断了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界的诺奖。

杨振宁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有一种说法认为杨振宁是二战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相信这个观点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科学界对于杨振宁的成就推崇极高。比如号称有“五个大脑”、夸克之父、196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盖尔曼对杨振宁极为尊敬,他认为自己研究的量子色动力学不过是将杨振宁标准模型的su(2)对称性扩展到su(3)而已。

1994年美国富兰克林学会将鲍尔奖颁发给杨振宁,颁奖词中对杨振宁不吝赞美词藻,甚至有些夸张,是怎么说的呢?

杨振宁的广义的场论综合了有关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为我们对宇宙中基本的力提供了一种理解。作为20世纪观念上的杰作,它解释了原子内部粒子的相互作用,他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重构了近40年来的物理学和现代几何学。这个理论模型,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必将对未来几代产生类似的影响。

将杨振宁排在了牛顿、麦克斯韦与爱因斯坦之后的第四名,当然颁奖词似乎有点夸张,但就成就而言,杨振宁确实够得上这个级别,为什么呢?

牛顿在1687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与莱布尼茨共享的微积分,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等,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科学体系的建立,开创300年的经典力学时代,其实先仍然在延续,因为我们日常大都用经典力学就能搞定。

麦克斯韦则以一人之力统一了电磁理论,麦克斯韦将电场和磁场的规律综合起来,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表达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在电磁学领域的成绩是自牛顿以来的第二次统一,他的研究为量子力学和下相对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大家所能了解的则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质能方程以及广相对时空的描述是现代天文学理解宇宙的基石,但他其实还在光电和量子力学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激光理论也是他提出的。另外他所预言的黑洞与引力波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还在继续验证中。

而且引力波还是未来最有可能触碰到宇宙大爆炸那一刻的信息传递工具,因为我们现在最擅长的光学与射电望远镜只能看到宇宙大爆炸后38万年光子脱耦后的那一刻,但引力在大爆炸发生后的10^-43S即被释放,引力子在10^-36S时即脱耦,相比较而言,中微子至少要1S以后,未来就依靠引力波来探知宇宙的真相了。

杨振宁到底干了啥?

杨振宁在成就在统一四大基本作用力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牛顿完成了引力的描述,但最终爱因斯坦完美的给他画上了句号。杨米尔斯方程能描述强力,而宇称不守恒则是对弱力的透彻理解,理论物理界据此成功完成了电磁力、强力,弱力的统一,而标准粒子模型的根源就来自于此。

对杨振宁了解的越深,你会越觉得他的伟大,如果您对他还是抱有成见,不妨再去了解下他在其他领域的贡献,本文仅参考下科学领域,如果您有不同意见,不妨留言讨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晋安小号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