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市场巨变,斯堪尼亚来了, 八十五国产化率目标,谁是赢家

2025-09-22 22:31:35 4阅读
广告一

独立生产背后的战略,中国重卡市场的新走向,谁能抓住机遇

如皋基地落地战略_斯堪尼亚中国独立生产_斯堪尼亚卡车视频

本土化生产启动,如皋基地落地,斯堪尼亚能否在中国重塑辉煌

2020年是个关键节点,中国商用车政策变了,外资股比限制取消了,斯堪尼亚看到了机会,开始筹划独立发展,如皋基地,是斯堪尼亚的重要一步,2022年6月启动建设,2023年10月动力总成项目奠基,时间过得真快。

2024年9月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工信部批准斯堪尼亚在中国独立生产,斯堪尼亚制造(中国)有限公司可以自己生产商用车了,不用再合资,2025年第四季度计划投产,期待,2025年8月,斯堪尼亚中国开始招募经销商,想在中国大展拳脚。

斯堪尼亚的目标很明确,本土化生产,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在全球最先进、可持续的工业生产基地生产,还要提高国产化率,达到85%,不简单。

如皋基地,斯堪尼亚的希望,定位很高,全球最先进、最可持续,还要实现碳中和,听起来很厉害,产能也不小,5万辆一年,一半出口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大洋洲,技术特点也很先进,模块化生产系统,燃油和电动可以快速切换。

政策是东风,中国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斯堪尼亚才能独立生产,中国“双碳”战略,斯堪尼亚也能享受相关政策支持,中国和RCEP成员国有自贸协定,关税也能降低一些,都是有利因素。

市场格局要变了,斯堪尼亚是第一个欧洲重卡品牌独资本土化生产,以前都是合资或者授权,斯堪尼亚来了,高端重卡市场可能会受到冲击,价格说不定会降一些快连,对消费者是好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卡车市场,一年能卖90多万辆重型卡车,东南亚和印度市场对高效物流设备需求也很旺盛,斯堪尼亚的机会来了。

挑战也不少,电池供应商还没确定,智能化方面,斯堪尼亚比竞争对手要弱一些,国产化率要提升到85%,还有难度,一步一步来吧。

斯堪尼亚就像一条鲶鱼,搅动中国商用车市场,激发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竞争更激烈了,对整个行业是好事,中国也要转变角色,从单纯的消费市场变成亚洲制造和出口中心。

商用车企业都要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构建更完善的产业链,这是未来的趋势,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赢得未来,不进则退。

斯堪尼亚的如皋基地,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基地,更是斯堪尼亚全球战略的重要支点,斯堪尼亚想要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就要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更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这需要时间和努力。

除了技术和产品,斯堪尼亚还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及时的维修保养服务,让用户放心使用斯堪尼亚的产品,口碑很重要。

斯堪尼亚的成功,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快连,确保零部件的供应稳定,与经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市场。

斯堪尼亚面临的竞争对手很多,国内的重卡企业实力也很强快连,斯堪尼亚要突出自己的优势,比如,技术、品质、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坚持下去不容易。

国产化率的提升,不仅仅是采购更多的中国零部件,更要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提升中国商用车行业的整体水平,合作是双赢。

斯堪尼亚的电动卡车,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斯堪尼亚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推出更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电动卡车,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大方向要正确。

斯堪尼亚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推动中国商用车行业的发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格局要大。

行业需要更多像斯堪尼亚这样的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行业进步,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有益的,一起进步。

未来,中国商用车市场会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斯堪尼亚也好,中国企业也好,都要加油,路还很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晋安小号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