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人机大战”
世纪末的“人机大战”
观战的人群 本版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1997年5月11日,IBM公司制造的超级电脑“深蓝”在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六局对抗赛中获胜,成为第一个在多局赛中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电脑,“深蓝”此次的胜利标志着电脑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卡斯帕罗夫17岁时就获得国际象棋大师称号,22岁成为世界冠军,是历年来最年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也是保持这个头衔时间最久的人。卡斯帕罗夫因而也被公认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棋手。
“深蓝”是IBM公司研制的一台具有32个微处理器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其商用型号为IBM RS/6000SP。IBM公司的“深蓝”专家小组为它增加了专门处理下棋程序的模块。使“深蓝”的棋力大增,足以抗衡世界级的棋手。人与机究竟谁更厉害?一场为世人所关注的“人机大战”于1997年5月3日在纽约拉开了序幕,在历时9天的比赛之后,卡斯帕罗夫最终以2.5比3.5的总分输给了“深蓝”。赛后卡斯帕罗夫感慨道:“我明白,人类在国际象棋塔尖的时日无多,我会尽力拖延几年。要战胜电脑只有一个办法:切断它的电源。”
此次较量是卡斯帕罗夫与IBM电脑的第三次较量。1994年快连,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的前身交手,结果是卡斯帕罗夫大获全胜。而在“深蓝”出世后,卡斯帕罗夫就遇到了劲敌。根据比赛规则快连快连,每下一着棋一般以三分钟为限,而“深蓝”能在一秒钟内分析二亿步,亦即五百亿个阵势,卡斯帕罗夫输给这个强劲的对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计算机在常规竞赛规则下打败了人类的世界冠军。绝大多数世界象棋专家以及相当多的计算机专家并没有预料到这会在20世纪出现,《巴黎观察》主编乔治·普林顿评论说:“这并不意味着机器将走出房屋,并且开始做非凡的事情。‘深蓝’是一个专门设计的机器,过上一些年,计算机有可能去做其他的一些事情,现在这个时候,我还不能肯定。”
时至今日,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已经从形式和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可是人类还来不及对这样的改变进行哲学上的思考。任何科技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有朝一日,人类所创造的机器摆脱了人类的意志,不知那时的“人机大战”又将意味着什么。(沙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