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斗机的各项功能逐渐的全面、并且更加智能

2025-09-23 00:29:01 5阅读
广告一

二战舰载机发展历程_一战空战_喷气式战斗机技术革新

由于二战期间各种舰船(包括航空母舰)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这也使得各种舰载机出现并在各种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战机在二战期间性能提升迅速快连,当时战机的最大速度已达到700千米/时,飞行高度达11千米,重量达6000千克,所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功率接近1470千瓦。二战末期快连,纳粹德国率先制造了Me 262喷气式战斗机,它的最大飞行速度高达960千米/时。虽然纳粹德国最终战败,不过这一技术却开启了战机发展上的新篇章。从此,喷气式战斗机普遍代替了活塞式战斗机,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20世纪50年代初,首次出现了喷气式战斗机空战的场面。苏联制造的米格-15“柴捆”(Fagot)和美国制造的F-86“佩刀”(Sabre)都采用后掠后翼布局,行速度都接近音速(1100千米/时),飞行高度达15000米。由于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便于改善飞机外形,战斗机的速度很快突破了音障。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已超过两倍音速,配备武器已从机炮、火箭发展到了空对空导弹。

喷气式战斗机技术革新_二战舰载机发展历程_一战空战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苏联米格-25和美国YF-12为代表的战斗机的速度超过了三倍音速,作战高度约23000米,重量超过30吨。但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越南战争、印巴战争和中东战争的实践表明,超音速战斗机制空战大多是在中、低空,以接近音速的速度飞行的。空战要求飞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即转弯、加速、减速和爬升性能。其装备的武器则是机炮和导弹并重。因此,此后新设计的战斗机不再追求很高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而是着眼于改进飞机的中、低空机动能力,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

喷气式战斗机技术革新_二战舰载机发展历程_一战空战

到了21世纪初期快连,战斗机基本上都是多功能战斗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四代机。这类战机强调作战任务的灵活性,既能同对手进行空战,又拥有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能以尽量少的架次完成尽量多的任务,在执行任务中能够接受临时赋予的其他任务,甚至能够先空战,然后再对地攻击。从现代空战的角度来看,未来空中战场不外乎是信息、机动和火力综合优势的较量。战机在空中的作战任务更加全面、更加智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晋安小号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